黑色幽默│水歌

隨着時節轉涼,轉眼已入深秋,又是個季節轉換的時刻,為萬聖節的狂歡鋪墊專屬的時節氛圍。萬聖節來自於西歐凱爾特人的傳統中,10月31日是他們的新年,也是夏天結束、冬季開始的時間。他們認為在這一天,亡靈和魔鬼會回到人間,與現實世界間的界線,也變得模糊。 

相比於中國傳統七月的中元節與盂蘭勝會,雖同屬於陰陽兩界交錯的超現實盛典,但西洋的萬聖節,似乎多了一些幽默與輕鬆的姿態,像是南瓜雕刻而成的傑克燈籠,充滿了詼諧與荒誕的感受。尤其是香港的兩大主題遊樂園,早已視之為年度的大型活動,設置多種詭譎嚇人的場景與狂歡派對,打造屬於香港的萬聖節文化。

中環石板街萬聖節前夕街景。

《享受優雅生活的餓鬼》,塵芥居士,2021年。

人們在萬聖節晚上進行誇張的角色扮演,包括扮演鬼魂、巫婆、吸血鬼、殭屍等恐怖造型,營造驚嚇和笑聲兼備的歡慶娛樂。這個期間限定的百鬼夜行,透過對邪惡和超自然角色的戲仿,似乎將生死的界限與恐懼,轉化為正向的思考。

如此戲劇性的體驗,沖淡了對於死亡的畏懼,於意識中創建美好的回憶。雖充斥着恐怖與死亡的元素,但無疑實際是個與身旁家人、朋友分享愉悅的時刻,一同度過這個難忘的奇幻之夜。 

如論及東方信仰中,對於生死或鬼魂的相似趣味詮釋,不禁令人想起日本插畫家塵芥居士筆下高人氣的餓鬼。

佛教文化中,如生前貪婪多欲者,死後將墜入「餓鬼道」,並化為形貌醜陋的餓鬼,感受着極大的飢餓痛苦卻又無法真正進食。但在其筆下《享受優雅生活的餓鬼》中的餓鬼,雖仍然面容怪異,但完全沒有痛苦的感受,反倒是優雅地經營生活,着迷於手沖咖啡。

在看似平淡簡單的日常之外,對於生活有適當的欲求,結合佛教中餓鬼是由貪欲而生的典故,形成一種「反差萌」,令人會心一笑。看着餓鬼的小確幸,如同以另類的角度重新照看自我生活,也成為對於現實物慾社會的一種幽默反思與提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