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緝|消息﹕「幣少」JPEX騙案爆煲後潛逃台灣 現匿東南亞

更新時間:17:42 2024-07-29
發佈時間:17:41 2024-07-29

自「JPEX」騙案爆煲後人間蒸發,並被國際刑警下發紅色通緝令全球緝捕的「幣少爺」黃鉦傑(30歲),據信已於去年底潛逃台灣,目前藏身於東南亞。曾幫助JPEX案苦主索償的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指,由於各國政府均非常重視商業詐騙案,會配合及支持,故料很快會將之緝拿歸案。

有消息指,黃鉦傑於去年底已悄悄離開香港,潛逃台灣一段日子,最近再次轉移,躲藏在東南亞地區。消息指,香港警方於7月初向國際刑警申請,對黃及其助手莫浚廷(26歲)發出紅色通緝令。國際刑警組織將通緝令分為七級,紅色通緝令屬最高級,即知會及通報各成員國執法部門,要求提供黃的下落,以便後續的逮捕和引渡。

一名知情人士解釋,本港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有移交逃犯協定,倘通緝犯在當地落網可被引渡返香港受審。而國際刑警組織共196個成員國,紅色通緝令作為成員國一個參考資料,成員國決定是否逮捕某通緝犯時,主要還是以自己國家法律為依歸。但成員國若掌握到通緝犯行跡,有義務通報國際刑警。

根據國際刑警網站資料,黃涉嫌跟一宗詐騙案及兩項盜竊案;莫則涉嫌兩項俗稱「洗黑錢」罪。兩人於2019年因售賣挖礦機,被以涉嫌串謀詐騙罪逮捕。去年9月,莫涉嫌JPEX串謀詐騙案被捕,其後獲准保釋。消息指,警方認為莫與澳洲註冊公司「JP-EX Crypto Asset Platform Pty Ltd」有關,他與黃關係親密,不排除黃在幕後操控,案件調查期間二人先後潛逃海外。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認為,國際刑警會對黃、莫二人下發紅色通緝令,相信是警方已然搜查到不少證據,證明涉案人士於案中所擔當的角色,此舉證明區塊鏈與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他又指,通緝令並非只月單純的象徵意義,因為各國政府均非常重視商業詐騙案,會配合及支持,故預料很快會將有關人士緝拿歸案,為JPEX騙案提供積極作用。吳強調這類型騙案是個別事件,並不影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Web3中心。

吳續指,未來立法會將就虛擬資產訂立兩條新法例,包括穩定幣及場外買賣交易法例,料於今年底及明年初會在立法會首讀。他提醒市民,若有人聲稱投資虛擬貨幣低風險高回報時一定要小心,且所有投資產品都必須在持牌機構購買,以便能在證監會查閱相關資料。同時,他希望政府增加投資者教育資源。

人稱「幣少爺」的黃鉦傑自封「香港區塊鏈第一人」,其身世神秘,一度活躍於社交媒體炫富,經常手持大量現金、坐名車等。早年名叫「關梓傑」,自稱從單親家庭長大,自小住深水埗白田邨,16歲就投身工作,曾在快餐店及地盤打工,辛苦儲來的30萬元全放在投資上,靠加密貨幣脫貧。

2018年他曾在深水埗區大廈天台撒錢後爆紅,事件至今仍給街坊留下深刻印象,檔販蔡女士表示,當日見到高處飄落大量100元鈔票,途人瘋狂搶奪,她沒有執拾,因擔心被人玩。對黃炫富行為,她認為:「有錢可以捐畀人哋」。另一街坊溫先生表示,「幣少」撒錢的目的相信是基於虛榮感及博宣傳。

黃的言行出位,極之擅長「吸睛大法」,一句「賣腎加倉」更成為投資界金句,但法庭資料顯示,2012年他任游泳教練時,涉嫌在九龍公園游泳池偷手機,被判160時社會服務令,留有案底。
去年「JPEX」騙案爆煲後,黃忽然消聲匿跡,其多個facebook專頁已再沒更新。《星島頭條》記者日前再訪其西貢慶徑石路獨立屋,發現外牆上的「幣少爺」霓虹燈已拆卸。據街坊透露,黃於2020年已搬離,現時租戶為一名外籍人士。此外,黃位於荃灣TML廣場寫字樓同樣烏燈黑火,門外沒有招牌,按門鐘也沒人應門。

 

相關閱讀:

撒50萬落街推虛擬貨幣 幣少爺炫富集團掠水局

虛擬資產泡沫-垃圾幣一日炒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