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將於星期六在M+開幕
更新時間:22:45 2024-06-26
發佈時間:22:45 2024-06-26

在香港西九文化區,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即將展出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的首個全面回顧展覽「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期為2024年6月29日至明年1月5日。

這次展覽將徹底審視貝聿銘作品,並回顧他傳奇的人生。貝聿銘是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他的建築項目橫跨七十年,遍及不同地域,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香港中銀大廈和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地標性建築。這些作品確立了貝聿銘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的人生和事業經歷糾結於權力關係、複雜的地緣政治、文化傳統以及世界各地多樣的城市風格,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經歷。他的跨文化視野為當代世界奠定了基礎。

這次展覽獲得貝聿銘遺產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該公司繼承自貝聿銘創立的建築公司)的支持,由M+的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和荷蘭鹿特丹Nieuwe Instituut(New Institute)的館長兼藝術總監陳伯康共同策展。這個回顧展覽經過七年的籌備,將展出逾400件展品,包括來自機構和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錄像和其他檔案紀錄,其中許多展品將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分為六個主題,從近距離探索貝聿銘的生活和工作。這些主題不僅充分展示了貝聿銘獨特的建築手法,還將他的作品與社會、文化和他的人生軌跡相互對照,凸顯建築與生活的密不可分關係。

「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展示了貝聿銘成長和學習建築的經歷,為他後來能夠巧妙地融合不同文化、結合傳統與現代打下了堅實基礎。「房地產和都市重建」揭示了貝聿銘在紐約房地產公司齊氏威奈工作的少為人知的經歷,以及他在1960年代參與的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混合用途規劃、住宅和城市發展項目。「貝聿銘的全球視野」探索了貝聿銘如何在世界各地實現他的設計理念,並與不同文化和地區的合作夥伴合作。「建築與權力關係」剖析了貝聿銘在與政府和權力機構合作時所面臨的挑戰和衝突。「建築與自然環境」闡述了貝聿銘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注,以及他如何在建築設計中融入自然元素。「建築與大眾文化」探討了貝聿銘的作品如何與流行文化、媒體和大眾互動。

這次展覽旨在通過深入研究貝聿銘的作品和生平,呈現他作為一位建築師和跨文化思想家的重要性。同時,它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觀眾對貝聿銘的作品進行全面的探索,了解他的建築哲學和設計方法背後的原因和啟示。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將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舉行,這個全球性的視覺文化博物館將成為展示當代視覺文化和藝術的重要場所。

 

圖片由M+博物館提供

 

網頁連結 :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