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店當賓館 純打卡觀光 日花僅百元 追蹤內地「特種兵」 潮玩窮遊
更新時間:14:37 2024-06-27
發佈時間:14:37 2024-06-27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檢視《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計劃今年內公布《藍圖2.0》,標示本港旅遊業即將迎來轉變。本港零售、餐飲、旅遊和酒店業亦向政府表達,關注來港旅客消費模式及喜好已改變,有別過往來港血拼購買高消費品,急需商討對策。

純打卡觀光的內地旅客群之中,近年更以不租賓館酒店,以最省錢方式四處玩樂,俗稱窮遊「特種兵」最為矚目。本刊早前連日出動,追蹤一班年輕的窮遊「特種兵」,揭開他們的來歷,以及在港消費能力及喜好,當中不乏未有經濟能力的學生哥,部分更是未成年,他們均以通宵營業的食店當賓館,有人最慳一日只使一百大元。

特區政府銳意推行「香港無處不旅遊」,正正可以吸引這班消費力雖然低,但勝在源源不絕且多回頭客的「特種兵」,不少商家也急變招,寄望以各種優惠招徠這批新客源,實行大小通吃。

六月某周日凌晨三時,尖沙咀一間連鎖快餐店裏依然人頭湧湧,但大部分不是食客,而是行裝輕便、衣着光鮮的年輕旅客,他們多數伏在餐桌睡覺,部分索性橫躺在長椅,呼嚕大睡。

這批主要來自內地的旅客,正是俗稱的窮遊「特種兵」,他們主打不租住賓館酒店,夜間寄身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網吧、食店休息,部分更會在街頭席地而睡,以最省錢方式,到處窮遊,不少都是學生,部分更未成年。

讚香港治安好

其中來自湖南、居於中山的佳佳年僅十七歲,日前趁學校考試後放假,帶同十四歲的弟弟來港玩樂。佳佳在快餐店向記者說:「以往都是媽媽帶我們旅遊,但看過網上的旅遊分享,覺得香港治安好,所以爸媽放心讓我帶着弟弟來港玩兩天,過關時口岸人員都有打電話給爸媽確認才放行。」

佳佳與弟弟坐直通巴士於周六下午到港,見下起大雨便到尖沙咀附近商場逛逛,晚上便到區內一間快餐店,每人買一個漢堡包填肚,合共花費三十元,之後一直在店內待到日出,首嘗當「特種兵」滋味,「網上介紹這食店通宵營業,於是帶備洗漱用品在這裏過夜。」

佳佳媽媽還焗了一個蛋糕和買了兩支一公升樽裝水給他們帶來港,又給兩姊弟一百港元以作不時之需。佳佳說:「爸媽說香港買樽裝水很貴,要預先帶一些來,需要時才用電子支付買。」她及後與爸爸視像通話,讓爸爸確認本刊記者身份並同意跟訪她們周日行程。

早上七時許,佳佳在快餐店換上特意帶來的學生裝,打算按旅遊攻略到十多個景點打卡拍照。她們先到尖沙咀海濱,即被維港景色迷住,佳佳讚歎說:「香港的高樓特別密集,建築物富有特色。」

來自廣州的旅客(左一及二)到香港大學參觀並拍攝校內的紅磚牆。
來自廣州的旅客(左一及二)到香港大學參觀並拍攝校內的紅磚牆。
兩名旅客購買印有港大標記的文件夾作手信後,到灣仔一間茶餐廳買飲品。
兩名旅客購買印有港大標記的文件夾作手信後,到灣仔一間茶餐廳買飲品。
堅尼地城海旁已成為拍攝熱點,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打卡。
堅尼地城海旁已成為拍攝熱點,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打卡。
旺角行人天橋上有不少來自內地的年輕女遊客擺出不同姿勢影相。
旺角行人天橋上有不少來自內地的年輕女遊客擺出不同姿勢影相。

奶茶菠蘿包夠特色

隨後兩姊弟坐天星小輪到灣仔,參觀金紫荊廣場,並沿海濱步行到中環摩天輪拍照,期間弟弟遺失港澳通行證,兩人大為緊張,即到就近警署求助,獲悉補辦途徑後便去乘坐電車,繼續行程。佳佳說:「沒坐過這麼具年代感的交通工具,與毗鄰另一方向行駛的電車距離很近,好像伸手便可以碰到鄰車乘客。」

傍晚時份,她們特地乘搭開篷觀光巴士,想按攻略體驗黃昏飛車,雖然未幾下起雨來,佳佳仍笑盈盈說:「未試過坐開篷巴士,原來好似坐過山車,車上所有人都在撐傘,是很特別的體驗。」
奔波大半天,二人途中曾兩度到茶餐廳,先後品嘗菠蘿包、西多士、豬扒包及沙嗲牛肉麵等。佳佳說:「挺喜歡香港的食物,雖然內地也有,但普遍很甜,例如奶茶,在香港可以自己加糖,還可以嘗到奶茶本來的奶香和茶香。」

她們原定周日回程,但為了在周一辦公時間補辦弟弟的通行證,決定坐車到屯門打算租地方睡,以為那邊住宿開銷低,但發現一晚房租也要四百元,於是二人又到通宵營業的快餐店過夜。整個行程算起來,每日人均消費約一百元,但佳佳與弟弟玩得開心,她說香港文化多樣,很有特色,遇到的都是新事物。

本刊連日追訪,發現不論周末抑或平日均見「特種兵」蹤影,未知是否近月受風雨影響,他們晚上多數在快餐店休息,未見在街上露宿。為了解「特種兵」在無人干擾下的行程,記者又嘗試暗訪兩名在快餐店由半夜睡至早上出發的青年。

他們睡醒後先在快餐店買咖啡當早餐,然後搭港鐵到堅尼地城,步行到海旁、西環鐘聲泳棚,再到港大的「百周年校園港大牆」拍照,在校內商店花約百元購買書籤、貼紙及文件夾等紀念品。之後再到中環一帶閒逛,便啟程去羅湖過關返深圳。吃的方面,除了早上的咖啡,他們到一間名餅店買蛋撻吃,再到茶餐廳買奶茶和凍檸茶,下午則在平價食店各自點了一碗粉麵,人均花費約百多元。

記者在他們離港前上前搭訕,其中一人說,自己來自廣州,與朋友來玩兩天,大概預留一千至二千元。這也是不少「特種兵」心態,正如在廣州讀大學的蔡仔與女友也是首次來港,預算二人共花一千至二千元玩兩天。蔡仔說:「香港房租貴,若花在吃及購物會較划算,因而只帶很少行李過來,在快餐店過夜,回內地才洗澡。」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網上不少旅遊攻略均以窮遊或特種兵式旅遊行程作賣點。

行程着重性價比

他直言:「香港是旅遊城市,物價比內地高,一瓶可樂要十七元,但在內地只要四元。剛到埗在旺角逛街,嘗嘗腸粉和魚蛋等小吃,到尖沙咀星光大道『打卡』,兩個人已花近五百元,所以沒甚麼購物意欲。」不過,他說喜愛收藏香煙,發現香港有很多內地沒有的進口香煙,可能會買一些。

另有內地旅客在港多日均在快餐店過夜,他說:「來過香港幾次,畢竟睡快餐店性價比高,有水有冷氣又不會被雨打,白天四處逛,如果在港日子長才會住酒店。」

網上近期湧現大量「特種兵式旅遊」攻略,以「日花百元」、「一天十個景點全走」等作主題,講求以最短時間和最低旅費遊覽最多景點,部分路線要日行三萬步,甚至兩日兩夜不睡覺,挑戰身體極限,但廣受年輕人歡迎。

不少攻略教路在食店、網吧及按摩店「過夜」,有人更親身體驗用睡袋在機場、橋底、公園等地露宿,與昔日「拖喼」到郊野露營的做法大為不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說:「近年外展時經常見到一些露宿人士,細問下發現是遊客,也有街友說平時瞓開的地方會有遊客來過夜,擔心若情況增加會壓縮本地露宿者空間。」

隨中港兩地交通配套日趨完善,不少來自廣東省及深圳特區的內地居民,會以即日來回方式訪港,作為日常周末消遣活動。在旺角東一處行人天橋,下午一小時已有四、五批少女前來拍照,包括來自深圳的大學生小晴,她說「周末與朋友來隨意逛逛,走哪食哪,不會作大額消費」。

本港旅客以內地客為主,但內地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已由二三年首季的九千五百元,跌至今年首季的五千四百元。酒店業界指今年生意額比去年同期跌兩成,賓館業更指,現時自由行客多數住酒店,窮遊客也未必光顧賓館,令賓館業生意比疫情前更差。

姚柏良說,發掘香港各區賣點,舉辦特色活動,可吸引旅客前來,帶動周邊經濟。圖為他早前出席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在金鐘舉辦的微型展。
姚柏良說,發掘香港各區賣點,舉辦特色活動,可吸引旅客前來,帶動周邊經濟。圖為他早前出席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在金鐘舉辦的微型展。
本港接連舉辦多項盛事活動,早前尖沙咀對出海面便舉行無人機匯演。
本港接連舉辦多項盛事活動,早前尖沙咀對出海面便舉行無人機匯演。

 

發掘各區特色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預測,全年零售總銷貨價值是低雙位數跌幅,認為要追求疫情前的銷售額有點不切實際。她形容近期南下的是純遊客,不是來購物,因而零售、餐飲、旅遊和酒店業頻頻召開不同會議商討對策。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檢視《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計劃今年內公布《藍圖2.0》,標示本港旅遊業即將迎來轉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五月會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時,更提及香港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立法會繼而在六月亦討論落實相關理念,以及發展香港盛事經濟的議題。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表示,年輕一代體力好,喜歡當背包客,也是近期提及的「特種兵」式旅遊,認為只是各年齡層的消費力及喜好不同,只要業界盡顯好客之道,相信這班年輕人日後會重遊香港消費,亦會介紹親友來港遊玩,開拓不同服務需求的旅客。

姚柏良認為,政府舉行多場盛事增加旅客留港意欲,推行「無處不旅遊」發掘香港各個地區特色,例如古蹟、自然景點、電影取景場地,正好可以吸引不同消費力的旅客逗留,帶動周邊經濟。不少商家亦寄望以各種優惠配合「無處不旅遊」活動,帶動旅客深入各區遊玩,具消費力的盡情購物,純觀光的也可在過程中花費於餐飲及交通上,實行大小通吃。

旅業策劃 食玩折扣遊

旅發局上周公布五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三百四十萬人次,按年上升兩成,當中二百六十三萬人次為內地旅客,佔整體七成七。香港旅遊專業聯盟主席羅啟邦(圓圖)說,旅客來港次數增加,但旅遊喜好已轉變,傳統接載旅客到一些手信店的模式吸引力不再,因而積極策劃與零售及飲食業界合作,推出以消費折扣優惠作賣點的旅遊產品。

據了解,策劃中的方案是以一日遊或套票模式,讓參加的旅客獲得一批折扣券,可在自由活動時間到相關商戶或食店享受優惠,以帶動消費。

羅啟邦續指,為吸引旅客到香港商場消遣,建議將文化活動與商場或商戶結合,例如在商場餐廳舉辦學製大澳鹹魚的工作坊,在商場舉辦不同古物或文化展覽,將近年推行的古蹟遊風氣帶入市區商場,冀望旺丁又旺財。

禮貌徑推「好客之道」

為鞏固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地位,政府六月展開「好客之道運動」,十八區民政事務處將連同轄下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積極配合宣傳,其中油尖旺區在上周六舉辦「『做多一步 好客之道』@油尖旺『禮貌徑』」活動。

活動由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油尖旺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以及油尖旺南分區委員會主辦,當日一眾油尖旺社區人士及青少年化身「好客大使」落力帶動好客文化外,大會更出動「富豪雪糕車」向旅客及市民大派雪糕(上圖)與眾同樂。油尖旺南分區委員會主席江正本說,香港作為開放性經濟體,鼓勵商戶及市民熱情接待不同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