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7:15 2023-12-04

「南下」內地客減少,加上港人「北上」消費成風,為求玩盡周末,更為自製「深圳攻略」,令市場期盼零售市道出現疫後報復式反彈的希望幻滅。有學者認為港人消費已轉型,變成收縮本地消費並頻頻北上進貢,勢窒礙經濟復甦步伐,長遠恐自食惡果,預料明年上半年在惡性循環下,港零售消費或會出現雙位數跌幅。
在港工作的四川人Frank坦言,在港一餐「快飯」動輒要50元,相較起來,深圳只需一半價錢便有交易,因此每逢周末他都會北上「享受生活」。他續指,他自定的深圳一日遊行程都會包含美食、服飾等消費,以最低成本玩到盡。他以新潮服飾為例,本港連鎖店銷售的衛衣至少要300元一件,而類似款式及質素的服裝在深圳僅需150元人民幣便能買到。因此若論性價比,香港沒得比。
家住太和的65歲崔伯亦幾乎每星期都要會北上深圳購物,主要是享受美食和到超市購物。他表示,深圳有雲南菜、新疆菜等特色地方料理,其中一間餐廳的新派雲南菜令他印象深刻,「汽鍋雞好嫩同入味」。此外,當地餐飲價格也令他滿意,「我哋三個人,叫3至4個餸,加埋只不過兩三百蚊!喺香港,好少少嘅餐廳主菜都唔止呢個數」。
他笑言自己已研究出一套「深圳攻略」,中午出發「尋味」,下午去超市購物,買些特色食品和日用品,晚上則到附近做足療,放鬆身心後再返港。據他估算,全程消費僅需300元人民幣,反觀在港做一次足療已不止這個金額。
內地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2%,疑已陷通縮。同期深圳CPI亦按季減0.2%,其中服務價格降0.5%。崔伯表示自己對此感受明顯,以「快剪」為例,「香港通常就要70至80蚊,好癲」,但在深圳僅需20元人民幣,而「同一間舖幾年前只係收25蚊」,可見通縮情況已浮現。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10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38億元,按年升5.6%,較市場預期的9.9%低,已是連續第4個月遜預期。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曾指,港人北上及在長假期外遊熱潮持續,零售商憂聖誕市道受影響。該會並預計市況續弱,明年上半年零售額或有單位數至低雙位數跌幅。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則指,港人「北上」消費潮與近期港元匯價走強、內地餐飲的價格較低兼環境較理想有關。若港人北上潮流成趨勢,相信將影響本地餐飲業收入,更有機會令地價走低,進而導致政府收入減少,最後勢將衝擊本港經濟。
有零售界人士稱,雖然「競逐低價」乃是人性,然而若本港居民都放棄本地消費,只會令本地消費市道更差,經濟更無起色,打工仔薪酬未來將因此更難提升,因此認為政府應仔細思考如何搞旺本地經濟,如舉辦恆常化夜市等活動,以免零售業及整體經濟「滑落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