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車課程收費|消委會揭駕駛學校實習時數不足 補鐘後總支出隨時貴六成

更新時間:13:00 2025-11-17
發佈時間:13:00 2025-11-17

消費者委員會在11月17日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指出,本港11間駕駛學校提供的私家車及輕型貨車套餐課程,全部未能達到運輸署建議的30小時路面訓練。換言之,學員若要累積足夠經驗,往往需要額外「補鐘」,令實際開支遠高於宣傳的套餐價錢。

補課後總支出或比套餐高逾六成

以九龍及新界區自動波私家車課程為例,消委會調查發現,「學車易」的套餐只包含15.75小時實習,若要達到30小時要求,總支出需17,218元,比原套餐10,568元高出63%;「有記駕駛學校」的情況亦相似,套餐只提供不足時數,若要補足30小時,總支出為16,418元,較原價9,958元多出近65%。這些數字顯示,學員若只依靠套餐價錢作預算,最終可能要付出遠高於預期的費用。

 

調查顯示:所有套餐均未達標

消委會於今年6月至10月期間,透過網上及實地查詢,搜集11間駕駛學校共32個課程資料,並向學校核實,最終收到5間回覆。另於9月透過「油價資訊通」應用程式收集市民意見,共收到324份回覆。結果顯示,所有基本套餐的駕駛時數均未達運輸署建議的30小時,差異甚大。

其中,「鏗鏘駕駛學校」的「15課特惠套餐(港島)」僅提供10小時訓練,每堂40分鐘且需連上兩堂,學員由報讀至考試前只有約7次路面實習機會。即使時數最多的套餐也只有27小時45分鐘,仍未達標。消委會指出,若學員缺乏足夠訓練,難以建立信心應付路試,最終必須額外補課,令成本進一步增加。

額外收費增加比較難度

消委會亦發現,部分學校未將租車費及代辦費等額外支出計算在套餐價格內,令消費者難以準確比較。為此,消委會以統一模擬情境計算,包括課程學費、補鐘費、租車費及代辦費,並選取最接近30小時的套餐,再加入補課收費,得出實際總支出。結果顯示,若要達到運輸署建議的訓練時數,總費用往往比套餐價高出六成以上。

建議:提升透明度 保障消費者

消委會建議業界建立標準化收費披露機制,並推出更貼近運輸署建議課時的套餐。同時,課程宣傳應清楚列明駕駛實習時數,讓消費者更易掌握資訊,避免誤導。此舉不僅能保障學員權益,亦有助減少爭議,提升駕駛學校的信譽。

 

相關網頁 : https://www.consumer.org.hk/tc/article/589-driving-schools/589-driving-schools-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