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殮房收費風波|醫管局連日捱轟 終宣布延長免費期至28日 料不足一成須繳費

公院殮房收費風波|醫管局連日捱轟 終宣布延長免費期至28日 料不足一成須繳費

更新時間:19:22 2025-11-08
發佈時間:19:22 2025-11-08

醫管局早前公布公院殮房於2026年1月1日起收費,首3日免費,第4日起每日100元,第18日起每日200元,第34日起每日550元。新政策隨即引發公眾及議員反彈。經連日爭議,醫衞局今日(8日)宣布,在考慮市民及業界意見後,決定從善如流,將遺體免費存放期由3天延長至28天,並強調收費並非為增加政府收入,而是想讓死者家屬盡早安排殯儀服務。

經濟困難者可向醫院尋求協助

醫管局下午開記者會交代修改方案,指會將免費存放期延長至28日,第29日起每日收200元,第36日起日收550元。局方表示,食環署承諾能在15天內完成遺體火化,加上辦理死亡證所需時間,整個流程可在約三周內完成,因此認為在第29天開始收費的時間安排合理。當局又指,若市民不太過「揀擇」,應能在食環署順利申請到火化時段;若有家屬希望選擇特定時間與地點,則需自行作出相應安排。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表示,新方案會為有經濟困難及特殊家庭提供全額減免,領取經濟援助的受惠人,可按照醫療費用的比例進行減免,同時也會豁免因死因裁判等非家屬能控制的因素而衍生的延誤收費。有經濟困難的家屬在可向醫院尋求協助,院方會盡力協助申請豁免相關費用。

潘綺紅相信,將遺體的免費存放期大幅增至28日,能讓大部分家屬都有合理且充裕的時間,為先人處理身後事,醫管局也可集中處理存放在殮房中時間較長的個案。

遺體儲存容量已增加 個別殮房使用率仍超100%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則表示,明白市民想盡快為家人進行殯葬安排,會盡快為市民處理死亡證的申請,預計超過九成半死亡証可順利在3個工作天內發出,99%以上個案能於7個工作天內發出。

黃立己指出,本港每年死亡人數有所增長,隨着人口老化,在醫管局過世的病人亦持續上升。他舉例指,2007年一年有約3.2萬人在醫管局轄下醫院過世,及至去年已上升約28%至4.1萬人。醫管局的遺體儲存容量方面,2007年為1,500具,現時已提升約124%至3,360具。同時,遺體儲存空間和病床比例亦由2007年的1比18,增至1比9。但他指,現時遺體平均儲存在殮房時間也有上升趨勢,超過一成遺體在殮房逗留逾一個月,個別個案逗留更超過一年,導致殮房使用率高,甚至超過100%。

設3日期限希望家屬盡早將親人遺體領出

他預計僅不足一成個案需要繳費,並強調收費計劃是希望能做到「能者共付,減少浪費」,鼓勵家屬盡早將過世的親屬遺體領取及安排殯葬,以減輕殮房的壓力。

黃立己表示,當初訂下3日期限是希望做到善用公共資源,按原則考慮各項收費安排和價格,亦有參考醫院的運作和市面上其他同類服務的收費。至於公布收費安排不足10日即「轉軚」是否屬錯判?他表示「過去數天聽到不少很好意見,經審慎考慮後決定延長免費日數,可滿足大部份有需要的市民的需求」。

梁熙:公共收費改動應廣泛諮詢

今次殮房服務收費引發風波,有議員批評當局未諮詢,在經濟轉型期提出收費,形容「難免讓市民感到涼薄」,亦有不少市民批評做法罔顧巿民需要,質疑當局因財赤問題向市民開刀。

立法會議員梁熙歡迎政府從善如流,但認為民生政策特別是涉及公共服務收費,影響廣大市民,政府作任何改動前,應廣泛諮詢社會意見,讓政策更合理可行。他期望日後政府公布涉及收費議題時,同步做好解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