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烘手機吹出大量細菌 實驗結果嚇壞網民 : 不敢用

更新時間:13:20 2025-11-08
發佈時間:13:20 2025-11-08

英國科學家Ruth MacLaren近日透過一系列實驗揭示公共廁所烘手機可能存在的衛生隱患,引發全球網民熱烈討論。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影片顯示,烘手機吹出的氣流中含有大量細菌與真菌,經過一夜培養後,培養皿上布滿菌落,與一般空氣樣本相比差異極大。

MacLaren是教育機構「Devon Science」的創辦人。她最初將培養皿放在公廁烘手機出風口下方收集空氣樣本,並以另一皿在普通空氣中揮動作為對照。結果顯示,烘手機樣本出現多種細菌與真菌,而對照組則幾乎無菌生長。她直言:「這就是我不用烘手機的原因。」影片迅速在社群平台瘋傳,累積觀看次數突破千萬。

為進一步驗證,她進行第二輪實驗,使用四個培養皿分別採集烘手機出風口、廁所空氣、洗手前手部,以及洗手後使用烘手機後的手部樣本。結果發現,烘手機出風口的菌量甚至高於廁所空氣,而洗手後使用烘手機的樣本與洗手前的菌量相近,顯示烘手機可能將細菌重新吹回手上,形同「白洗」。

 

影片曝光後,網民反應激烈。有留言表示:「以後不敢再用烘手機」、「還是用擦手紙安全」、「我一直都覺得烘手機不乾淨,現在證實了」。亦有人戲言:「我寧願用衣服擦手,也不想被細菌轟炸」。

不過,也有網民質疑實驗設計,認為廁所烘手機的採集樣本不夠多,並建議同時測試紙巾擦手或自然風乾的效果。

部分醫學界人士提醒,市民不必過度擔憂烘手機的衛生問題,強調只要洗手方式正確,並能有效將雙手乾透,不論選擇紙巾或烘手機,都能顯著減少手上的細菌。關鍵在於洗手的正確性,而非單純比較乾手機與紙巾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