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6:30 2025-11-05
政府近年積極將香港打造成留學品牌,吸引境外中小學及大專學生來港讀書,以致宿位需求大增。有教育機構及中介為搶攻內地生來港寄宿的市場,在網上大肆宣傳「一站式」或「一條龍」寄宿服務,單計住宿收費,每個學年接近二十萬元。
本刊連月直擊多個「學生宿舍」,都是由住宅或賓館改變而成,並有不少內地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寄宿。這些宿生理應由舍監負責監管及照顧,但實際上有自稱舍監人士不但與學生分開樓層居住,甚至並非廿四小時駐守宿舍。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目前本港未有針對寄宿服務的牌照和法例,使之存有安全風險,「未成年學生居於賓館或住宅宿舍,若缺乏監管,他們未必有足夠能力照顧自己,難保會生意外,促請政府盡快就寄宿服務進行規管。」

今年九月底某個早上,本刊記者目擊多名學生從香港仔田灣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走出,按他們的校服式樣,最少來自三間學校,分別是位於薄扶林的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明愛莊月明中學,以及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一名就讀「余振強」、來自東莞的中五男學生阿正(化名)向記者表示,賓館出來的學生都是從內地來港讀書的寄宿生,「我住在十七樓,每間房可住兩個學生,房租每月一萬多元,兩個人分擔,租金便宜一半。不過最近十七樓都搬來其他學校的學生居住。」

舍監有另一份工
據悉余振強學生主要居住十七至十九樓三個樓層,其他學生分布在九、十三及十五樓,換言之該賓館至少有六層用來做學生宿舍。余振強除了一班高中生外,還有中三或以下的學生也是寄宿在該賓館。雖然絕大部分宿生均未成年,但阿正指宿舍監管不太嚴謹,「以前查房較頻密,亦有導師保管學生電話及房卡,但現在手機及房卡都由我們自己保管,出入又沒有門禁,可以自出自入,早餐晚餐都是自己出街買回來。」至於有否舍監監管?阿正說:「余振強有老師住在賓館,但不是與我們同層,也不知道住哪一層。」
根據賓館資料顯示,「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為一間三星級酒店,樓高二十二層,可接受訂房,平均每晚房價為四百多元,換句話說,上址除了學生,還有其他住客出入。記者曾試過在不同時段,甚至接近凌晨時分多次在樓層上落,均沒有人查問。


除了余振強,「明愛莊月明中學」也有不少學生住在該賓館。記者在另一個周五的早上,見到逾十名「莊月明」學生背着書包,手拉行李篋從該賓館走出,當時一名女子帶着他們徒步到附近巴士站乘搭巴士返學。
記者上前向該女子搭訕,她自稱是舍監,負責看管從內地來港讀書、住在「明愛賓館」的「莊月明」學生。她指其公司與「莊月明」是長期合作夥伴,「只要該校推介學生到這裏寄宿,公司就安排我照顧。」記者問她如何照顧學生?她說:「你都見到,我一早會來送他們搭車,然後我返另一份工,傍晚他們放學我又返去賓館,看管他們補習、做功課及晚飯。」記者問她是否住在賓館兼廿四小時看守?星期六日有沒有看管學生?她卻支吾以對,未有回答。


提供校外住宿資料
當她聽到記者計劃安排內地未成年親戚來港讀中學兼寄宿,她又積極回應:「你去報『莊月明』啦,成功入學,我們便安排宿位,這裏宿位不緊張,入讀就有位。」
記者以內地學生家長身份,聯絡「莊月明中學」了解申請插班及寄宿安排,該校職員指沒有校內寄宿,但可提供校外住宿的服務供應商聯絡方法。記者追問相關供應商背景資料,對方卻故作神秘大耍太極,「你確認申請先啦,到時會給你,反正這些住宿機構都是香港註冊公司,不用擔心!」
此外,記者發現一間活躍於內地社交平台的教育網,近月大肆宣傳來港讀書一條龍服務,包括安排寄宿。記者向該教育網了解寄宿留學事宜,負責人隨後安排記者前往位於尖沙咀的香港分公司面談。
記者到達後發現地點為一間名為「愛X教育中心」,由一名自稱姓趙的老師接見。根據資料顯示,「愛X教育」在港創立十二年,服務對象為香港新移民、雙非學生和華僑等赴港讀書的家庭,協助安排就學、輔導及寄宿等。

趙老師指,該集團提供一個升學套餐,可以讓家長選擇八間香港學校,保證家長至少獲一間學校取錄,又會向家長友情推薦一些住宿機構讓子女寄宿。期間趙老師向記者強烈推銷位於西營盤一間名為「學生匯」的學生宿舍。翻查資料,該宿舍前身分別為皇后酒店及皇后超級管家酒店,今年才變成「學生匯」學生宿舍。



記者隨後被安排到「學生匯」參觀,與負責人Vicky會面,他着職員帶記者參觀兩間分別在十樓及十一樓的「示範單位」,可見兩間房均設兩張單人床及兩張書桌。職員說住宿套餐每月為一萬多元,須預支一年,即二十多萬元費用,提供校車接送服務,以及星期一至五的早餐及晚餐。職員說:「樓層越高收費越高,我們也設有舍監看管,不過舍監不會與學生住同一樓層。」記者要求參觀舍監樓層,惟職員卻以舍監外出為由推搪,只披露舍監是一位教育經驗超過三十年的老師。

十二歲以下不可寄宿
記者其後向一位在學生匯寄宿的中學生豪仔(化名)了解該宿舍的環境及運作,他指自己來自哈爾濱,在鄰近宿舍的「聖士提反堂中學」就讀中二,父母安排他來港讀書並住在宿舍十二樓,「我間房大一點,可住三個人,同房兩名室友分別十三及十四歲,同一層另外亦有四間不同中學的學生入住。」他說以他所知,部分舍監住在三樓,但他們所住樓層則長期沒有舍監看守,至於周末或假日,學生更可自出自入,平日亦可自行外出晚飯。
除了賓館酒店變學生宿舍,坊間亦有住宅變寄宿中心。近月有主辦教育展的機構在社交平台推廣一間標明位於九龍塘豪宅屋苑「學鳴居」的一個寄宿中心。
記者相約該機構的中介「睇樓」,當日同時有一名身穿校服的中學生一同參觀。宿舍位於地下,分設男女宿舍,中介指舍監會在宿舍內輪更工作,確保有人看守宿生。收費方面,月租一萬二千元。


該中介本來明言只接受中學生寄宿,可是當記者表明打算安排小學五年級的內地親友入住,對方即轉軚,「小五生我們都收,會用全宿模式監管,學生晚上不能外出。」但中介未有說明平日課餘時間及周末假日如何看管。
根據香港法例,十二歲以下的學生是不可寄宿,有人似乎有干犯法例之嫌,而且若獨留不足十六歲的兒童或少年人在家,亦有機會觸犯《侵害人身罪條例》的「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行,一經定罪,可處最高監禁十年。
倡政府發牌監管
不少教育機構或中介近年大肆推廣香港寄宿服務外,亦出現不少香港寄宿家庭的宣傳帖文,部分更標明服務涵蓋功課輔導、考試練習及課外活動等。
立法會議員兼教聯會副會長鄧飛表示,目前本港未有針對寄宿服務的牌照和法例,亦沒有學生與舍監人手比例規範,存有安全風險,「根據一般寄宿學校指引,校園範圍內舍監對照顧學生的人手比例最好為一比十,即一個人照顧十個學生,但校外的賓館或酒店的環境較複雜,同層或有其他住客出入,對學生安全存有隱憂;同層住多間學校的學生也不太好,萬一學生之間發生衝突,情況較為複雜,所以舍監人手比例要更多。」他又指,未成年學生長期居於賓館、酒店或住宅宿舍,若被缺乏監管,他們未必有足夠能力照顧自己,難保會生意外。
鄧飛建議,政府應就寄宿中心設立發牌制度,設獨特規管及指引,而且舍監是否等同監護人,照顧學生的人手比例如何分配,亦應盡快規範,杜絕安全風險。

減省規劃程序 增本地宿位
政府最新數據估計,本學年專上學生宿位總數僅約四萬四千個,但同年全日制(包括本地及非本地)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高達逾十九萬人,而非本地全日制學生報讀人數近年更倍增至接近八萬人,可見本港學生宿位極之缺乏。
加上政府積極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為增加宿位容量,今年七月二十一日發展局聯同教育局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將發展規劃程序拆牆鬆綁,包括減省規劃程序、放寬地積比及精簡審批流程等,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商廈、賓館、酒店及住宅等改裝為學生宿舍。推出至今三個月,接獲十多宗申請,當中幾宗已批出,料短期內可增二千六百個宿位。
計劃下,學生宿舍只可租予修讀指定資助或自資院校的全日制或非本地大專學生入住,及合資格院校的舍監和老師等,但後者人數不可多於宿位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