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再虧損 新項目有加價壓力 龐建貽﹕水上樂園交康文署營運非「一廂情願」

海洋公園再虧損 新項目有加價壓力 龐建貽﹕水上樂園交康文署營運非「一廂情願」

更新時間:17:39 2025-11-01
發佈時間:17:38 2025-11-01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早前表示,主園區已成功轉虧為盈,虧損主要來自水上樂園。他今日(1日)指,對於坊間建議將水上樂園交予康文署營運一事,並非「一廂情願」,仍需與政府進一步溝通。目前園方正與內地水上樂園及酒店財團商討合作,不排除更改設施、調整不開放天數或延長營運時間,以提升收入。

龐建貽:若失政府資助 保育教育工作難維持

龐建貽在電視節目中表示,水上樂園是公共資產,其關閉與否需與不同持份者溝通,但未到需要完全關閉前都要繼續「諗計」,以節省開支及增加收入。他指園區未來數年將推出不同新項目,包括2027年50周年活動和大熊貓居住的新展館,以及2028年的新項目,都需要一定開支。目前市場正逐步復蘇,較難立即加價,但長遠仍加價壓力,屆時需要考慮是否加價及加幅。

龐建貽又提到,2024/25年度雖錄得4,240萬元經營盈餘,但其中包括政府2.8億元保育教育補貼,該資助只持續至2025/26年度。他希望繼續獲一定的資助,否則部分保育及教育工作恐難以維持。至於有無信心維持經營盈餘,他認為言之尚早。園方會繼續製作不同商品,吸引更多人購買,並繼續在年票銷售及旅客方面推動人流。

海洋公園靠熊貓吸金

他形容2024是「好神奇」的一年,中央贈送一對大熊貓、公園誕生龍鳳胎大熊貓,都帶來了很多機遇。目前園內共有6隻大熊貓,為內地以外最大規模的熊貓群,具有吸引力,園方亦透過宣傳帶動商品銷售及入場人次。而過去一年推出超過600款熊貓主題商品,並與多個品牌聯乘合作,銷售額達數千萬港元。

海洋公園上年度入場人次為346萬,總收入約12.9億港元,按年增長約一成。龐建貽指,這是自疫情後連續4年的升幅,認為無論在人次或收入方面都是滿意的成績單。他強調公園一直需要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及旅客消費模式,總括這4年是一個階段性勝利,希望可以繼續做好。

不過,入場人次仍未恢復至疫情前560、570萬的水平,甚至高峰時可達逾700萬人次,龐建貽承認現時入場人次與疫情前有差距,仍有上升空間,需要留意不同旅客的體驗,如旅行團到訪時較擠擁,會直接影響本地市民消費,同時亦較為看重年票及高消費客群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