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4:00 2025-10-16
發佈時間:14:00 2025-10-16
發佈時間:14:00 2025-10-16

近日一名蘇格蘭籍在港任教英文的YouTuber Kate,因一連串被指不合本地禮儀的行為而捲入爭議,網上討論熱烈。
Kate 活躍於社交平台,經常以外國人視角拍攝香港街頭日常與飲食文化,吸引大量追蹤者。
Kate的影片內容涵蓋她在不同地區的飲食體驗,但部分觀眾指出,她在片中曾出現如逆行扶手電梯、隨地棄置垃圾等行為,加上從未在影片中使用廣東話,甚至連基本用語如「唔該」或「幾錢」都未曾說過,引來批評她對本地文化缺乏尊重。有網民質疑她只是借香港作為拍片素材,卻未見她有意融入或理解當地社會。
其中一項引起爭議的行為是她經常只購買極少量食物,例如一粒栗子或一隻鵪鶉蛋,並以大鈔付款,令小販難以找贖,「佢用英文問炒栗子檔主,最後只買一粒,仲要用$500紙俾錢,話收$20就得,咁人哋點找錢?」有觀眾認為這種做法令店主尷尬,甚至懷疑她是刻意營造衝突場面以吸引點擊。
Kate曾在影片中回應相關批評,表示自己不懂廣東話,擔心溝通時造成困擾,因此選擇以小費作為補償。她亦強調自己無意冒犯,只是希望以個人角度分享在港生活。不過,部分網民認為她作為語言教師卻從未嘗試學習當地語言,態度令人失望。
隨着爭議升溫,Kate於15日凌晨上載影片,透露已被任教學校以「學生安全」及「形象考慮」為由終止聘用,並表示自己已失去收入來源及與學生的聯繫,計劃返回英國。
事件引發網民兩極反應。批評者認為她的行為早已越界,遭解僱是合理後果;但亦有不少人為她抱不平,認為網上對她的起底與羞辱已構成網絡欺凌。亦有人補充,事主患有亞氏保加症,導致難以察覺「不成文規範」,這解釋了部分「尷尬」行為,更有支持者指出,她並無惡意,只是文化背景不同,應給予更多理解與包容。
立即追蹤《東周刊》全新WhatsApp頻道,緊貼全城熱話、突發猛料、獨家消息!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