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屋「失蹤戶」貼告示解釋長期不在家 網民質疑:掩飾濫用?

更新時間:13:12 2025-09-30
發佈時間:13:12 2025-09-30

近日網上熱傳屯門良景邨一個公屋單位被指為「失蹤戶」,單位門口張貼一張近百字告示,解釋住戶長期不在家的原因,並稱自己從事「特更職業」,工作時間不定。告示更請求房屋署職員如家訪無人應門,可在信箱留下聯絡方式。事件引起網民熱議,不少人質疑是否有人濫用公屋資源。

告示自稱「特更的士司機」 網民質疑合理性

有網民在「良景居民」Facebook專頁發帖,指該告示在良景邨的WhatsApp群組流傳,並附上照片。告示以「致房屋署家訪職員」為開首,住戶表示自己是特更的士司機,工作時間長且不穩定,導致家訪時無法應門。他補充,已獲鄰居通知房署曾到訪,並請求職員如再遇無人應門,可在信箱留下聯絡方式,承諾會盡快回覆。

網民反應激烈 質疑單位長期空置

帖文在社交平台廣泛流傳,引來大量網民留言。有網民直言:「解釋即掩飾?」「點長都會返屋企沖涼同瞓教卦。」質疑即使工作時間不定,也不可能完全不回家。有意見認為,房署家訪通常會在鐵閘或信箱留下通知,若長期無人回應,可能反映單位已長期空置。

 

呼籲查水電用量及收入申報

部分網民建議房署應調查該單位的水電使用情況,以判斷是否有人實際居住:「最少都會返屋企幾個鐘,用水用電走唔甩。」亦有人關注住戶自稱工時長,是否意味收入偏高,可能超出公屋申請的入息上限:「特更即係搵得多?有無如實申報收入?」

不過,也有網民表示理解:「的士司機時間真係唔定。」

房署家訪制度旨在打擊濫用

房屋署自2008年起推行「兩年一度家訪調查」,定期核實公屋及中轉屋住戶的居住情況,以防止濫用資源。是次事件引發公眾對公屋使用透明度及監察機制的關注。

 

來源:「良景居民(良田新氣象)田景、新圍」FB專頁

 

 

立即追蹤《東周刊》全新WhatsApp頻道,緊貼全城熱話、突發猛料、獨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