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5:18 2025-09-04

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國家及香港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當中有多國領導人應邀出席、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大規模閱兵更是焦點所在。
九月三日參與閱兵的受閱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武器,備受各國關注。陸軍現役的99A式主戰坦克,有「陸戰之王」稱號;空軍的殲-10戰機越級擊落法製陣風戰機聲名大噪,多國爭相購買;自主研發製造、配備先進電磁彈射系統的福建艦航母,預計在年內入列為海軍服役。
國家在無人戰機研發站在前列,配合隱形戰機、以及火箭軍的戰略導彈,戰力大大提升。解放軍已從主力陸戰軍隊,轉變成一支擁有高科技兼智能化的新型態軍隊。在軍強、國強支持下,讓中國成為強而不霸的真正大國。
根據新華社報道,今年的九三閱兵所有的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繼一九年國慶大閱兵後,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藉此展示解放軍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
事實上,近年解放軍在海陸空層面皆擁有新型先進裝備,陸軍現役的主戰坦克99A,被譽為「陸戰之王」。這款坦克擁有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和強大防護能力,主體採用先進複合材料和模塊化附加裝甲,具備三層防護,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火力方面,99A配備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及先進火控系統,具備快速精確打擊能力。負責的科研人員指出,「除了傳統制式的彈藥以外,智能化彈藥也可以發射。」科研人員續指,在現代化戰爭中,坦克不再是單打獨鬥的裝備,而是融入整個作戰體系成為一個信息節點。有軍事專家指出,「99A和指揮系統以及裝甲車輛的信息交互能力,是目前最強的,指揮任務下達、戰場態勢反饋都可以即時進行傳輸。」
首款雙座式隱形戰機
空軍方面,在五月的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憑中國製的第四代戰機殲-10CE擊落印度五架戰機,當中包括法國製的第五代陣風戰機,令殲-10風頭一時無兩。其實更先進的第五代隱型戰機殲-20已服役空軍多年,最新型號發展到殲-20S,是全球首款運用雙座設計的隱形戰機。雙座設計可實現分工操作,後座飛行員專注於電子戰、無人機協同指揮和數據融合,有效提升戰術指揮能力。殲-20S能指揮多架無人機協同作戰,加強對敵方防空的壓制與打擊能力。此外,該機型兼具優異的中遠程制空能力與精確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空軍的皇牌殲-35隱形戰機,進一步完備國家隱身戰機體系,加上先進的預警指揮機、轟炸機和運輸機,構成綜合空中戰鬥梯隊。而無人機群和電子干擾裝備提高了空中信息戰力與電磁壓制能力,成為現代空戰不可或缺的裝備。
海軍方面,中國擁有三百多艘戰艦及潛艇,在數量上世界第一,當中七成是一○年後服役的新式艦艇。而海軍中最受關注的「福建艦」於二二年已下水,至今完成八次海試,涵蓋動力系統、電力供應等六大關鍵技術,顯示其技術成熟。該艦排水量約八萬噸,配備電磁彈射技術,是中國首艘國產大型現代化航母,擁有平直式全通飛行甲板,配備三條電磁彈射器和攔截索,使其能夠搭載更多樣化和更重型的艦載機,包括固定翼預警機、電子戰機、反潛機以及無人機,具備制空、制海、預警,電子對抗及反潛等關鍵能力。




航母艦隊戍守海疆
「福建艦」預計在今年內將會入列,會與「遼寧艦」及「山東艦」組成的航空母艦隊戍守海疆。除了海面上的發展,海底亦是海軍戰線重要一環,水下無人載具更是不可或缺。海軍擁有的一款代號為「AJX002」,長約二十米,直徑約一點五米,外型酷似俄羅斯著名的核動力「海神」(Poseidon)魚雷相似,可提供長時間、水下遠程巡航能力。另一款水下載具的直徑約更是AJX002的兩倍,搭載先進的X形尾舵,用於提升推進效率與操縱穩定性,是國家在水下載具控制技術上的重大技術突破。
從戰略層面來看,這些裝備將大幅擴展國家對海域的監控、情報搜集及軍事打擊範圍,未來還有可能配備各類魚雷和導彈,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足以在戰時對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形成嚴重威脅。
火箭軍與核戰略方面,東風-41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達一萬四千公里、可攜帶十枚核彈頭,對保衛國家安全起着重大,是中國軍方的撒手鐧。除此,國家積極發展高超音速可攜核彈頭的導彈,東風-27就在這環境中孕育出來,該導彈飛行二千一百公里只需十二分鐘,這種速度和機動性令現有的反導系統難以攔截。東風-27又被稱為「關島快遞」,因其射程覆蓋關島,那是美國重要軍事基地所在。
戰略上,解放軍海、陸、空三軍積極推動無人智能武器的研發,形成多軍種協同作戰體系。陸軍運用無人機執行邊境監控與火力支援;空軍配備高空偵察機及作戰無人機群,而運-9LG電子戰機可干擾敵方通訊與導航,奪取電磁頻譜優勢。
有軍事專家指出,未來戰爭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電子戰在無人系統配合下將發揮最大戰力,構建「有人-無人」混合戰場。


解放軍四大軍種擁二百萬兵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總兵力為二百萬至二百三十萬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常備軍隊之一。解放軍分為海、陸、空三軍,以及火箭軍等軍兵種。
陸軍約八十五萬人,空軍約四十萬人,海軍約二十三萬五千人,火箭軍約十二萬人,武警部隊約五十萬人。除了四大軍種,還有若干支援和情報等獨立兵種,如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形成海陸空及戰略核力量的綜合體系。
今年國家國防預算約達一點七八兆元人民幣,增幅約百分之七點二。國家的軍費規模次於美國,而中國軍費佔GDP比重長期低於百分之一點五,遠低於全球平均的百分之一點九。

抗日戰爭的幾個重大日子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有四個難忘的日子,分別是「九一八」、「七七」、「八一五」和「九三」。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一百天內佔領整個東北地區,展開侵華戰事,這日被定為「九一」八紀念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藉口一名士兵在北京盧溝橋「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即攻擊盧溝橋,砲轟宛平城,揭開全面侵華之戰,這日定為「七七」抗戰紀念日。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昭和天皇發表《終戰詔書》,然而「終戰」這個曖昧不明的標題並沒有投降之意,直至九月二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東京灣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簽署《降伏文書》,才正式向中美英等聯軍無條件投降,故中國將翌日九月三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