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23 2025-09-04

作為香港的重要地標之一,金紫荊廣場一直是內地旅客的打卡熱點。然而,近日該地卻在內地社交平台掀起討論風波——原因是廣場周邊出現大量露天攤販,販售飲品、八寶粥、紀念品等,場面猶如深圳東門夜市。有網民直言:「一秒回國內」,更形容現場「烏煙瘴氣」,與他們心目中的香港形象大相逕庭。
旅客錯愕:簡體字滿街 彷如置身內地景點
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發文表示,金紫荊廣場的現況令他大感意外。他形容,這裡可能是除了口岸外,唯一能見到大量簡體字的地方,感覺像是國內某個3A級景點的入口。他甚至戲言:「港人是不是故意留這塊地方,讓內地人解鄉愁?」
另一名遊客則對攤販的背景感到好奇,發文詢問:「這些小販是什麼來頭?」他觀察到,現場人潮洶湧,口音各異,幾乎都是內地同胞。雕塑旁一字排開的攤位,售賣紀念品、飲品,甚至提供收費拍照服務。他質疑,在法規嚴謹的香港,這樣的擺賣活動為何能夠存在?背後是否有組織或公司支持?
攤販密集 人民幣支付成常態
從網民上載的照片可見,廣場內設有多個由太陽傘搭建的攤位,傘上編有編號,似乎經過統一管理。攤位以簡體字標示,售賣冰水、汽水、檸檬茶等瓶裝飲料,也有八寶粥等內地熱食。此外,還販售電話卡、轉換插頭、數據線、行動電源等旅遊用品,以及各式香港主題紀念品。
多數攤位設有二維碼供電子支付,並標明可收人民幣。有網民指出,攤販多以普通話交流,使用摺檯、膠櫈、手推車等簡易設備,飲品則放在保溫箱或紙箱中,整體擺設顯得凌亂。
網民反應兩極:有人批評「像內地街邊」 有人認為「有管理」
相關帖文引起廣泛迴響,不少網民表示震驚與失望:「怎麼香港會允許這樣的擺攤?」「亂成這樣,簡直像內地街邊」。也有人直言:「我以為自己到了東門夜市」、「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
不過,也有網民持不同看法,認為這些攤販可能是合法經營:「傘上有編號,應該有人管理」、「可能是廣場統一安排的」。這些留言反映出公眾對攤販合法性與管理方式的疑問仍未釐清。
管理方回應:保安無權干預商業行為
記者就此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查詢。發言人表示,金紫荊廣場屬公眾地方,管理公司僅負責清潔及一般保安巡邏,保安人員無法定權力驅趕或阻止小販的商業活動。公司會繼續定期清潔及巡查,並密切留意衛生與保安情況,若有需要,將向政府部門反映以作跟進。
圖片來源:可颂、oolretaw、隐秘的朋友圈@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