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1:00 2025-08-29

八月十五日是全國生態日,強調持續推動環保變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而將沙漠轉化為機遇,便是其中一個多元效益的實例。
中國在防風固沙方面,引入創新綠色商業模式,在荒漠中興建太陽能發電站,推動「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牧養」立體治理,不少地區更借助沙地特有資源,發展中藥材、牧草、經濟果林和沙漠旅遊等產業,促進地方發展。
其中新疆吉木薩爾縣發展「牧光互補」模式,將五百多公頃戈壁改建為發電基地,落成後年產電力逾四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十三萬噸煤、減少三十三萬噸碳二氧化碳排放,並容納羊群穿梭放牧,令沙漠變成了綠色金礦。
中國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西北、華北及東北)地區,早於八七年,國家已啟動防治沙漠化工程。近兩年,更以光伏(太陽發電系統)治沙的創新做法,既可增添綠化地帶,又可增加綠色能源,一舉多得。
科技成為防沙治漠的重要助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三北」工程適用機械裝備目錄,加快研發林草機械化新裝備,包括植樹機器人、沙障鋪設機、光伏治沙智能機器人等紛紛投入使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為此將打造十五個科技高地,在三北地區成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研究院,除了研發防沙治沙技術,還要解決太陽能發電的持續性。
太陽能發電其中一個短板是不能二十四小時全天氣發電,科研人員就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把生產的電能儲存起來。新疆吉昌州吉木薩爾縣的光伏與全釩液流儲能一體化項目的主體工程上月完工,建設進入最後階段,這光伏站的儲電時間長達五小時,彌補夜間沒有太陽的時間。
在「三北」的荒漠中,可見頗具創意的「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牧養」。太陽能板上方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板下可以種植適合沙漠生長的植物,而板與板之間則可以放牧牛羊等動物。立體太陽能治沙模式迅速發展,實現綠化及多重效益。
「死亡之海」煥然一新
而以公路治沙的模式,則是透過穿沙公路將沙漠分割治理,成為沙區民眾的致富之路。各地還利用沙區獨特資源,發展中藥材、優質牧草、經濟林果和沙漠旅遊等產業,助力脫貧和鄉村振興。
位於內蒙古的庫布其沙漠,以前有「死亡之海」的稱呼,「沙裏人苦、沙裏人累,滿天風沙無植被……」這首流傳於庫布其沙漠的民謠,道盡往日艱辛。曾經寸草不生、風沙肆虐的「死亡之海」,現在已煥然一新,變成「藍海綠洲」的模範,高低錯落的太陽能板充滿綠意,讓沙漠不再蒼涼。
這一轉變得益於中廣核集團的庫布其太陽能治沙項目。至今該項目已建成六座太陽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八十二萬千瓦,年發電量約十五億千瓦時;相關電量可供四十萬人使用。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庫布其光伏站已有效治沙三萬四千畝的土地。
當地有句名言「風是沙漠的腿」,狂風不斷推動沙丘移動。內蒙古格桑光伏電站站長樊寶泉解釋為何太陽能可治沙,「光伏組件可擋風防風,下方基樁也能固沙,安裝後的太陽能板如盾牌陣,有效阻擋沙丘移動。」而光伏板還內裝置追光功能,如向日葵般隨太陽轉動,持續將陽光轉為電力。
格桑光伏電站採用「林光互補」模式,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結合生態與經濟效益。樊寶泉舉例,「我們用草方格固定流沙,播種沙柳、揚柴等抗旱植物,光伏板下則種植黃芩、紅棗等經濟作物,既防風固沙,也提高經濟效益,一舉兩得。」
氣候清涼適合作數據中心
除了在沙漠進行太陽能發電外,沙漠種植技術亦是一大突破。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柯柯口鎮,曾是一片無人居住的戈壁荒灘,城區離沙漠最近僅六公里。隨着阿克蘇地區啟動柯柯牙綠化工程,累計植樹造林達一百二十萬畝,成功在黃沙中築起人工林木帶。如今聞名全國的「冰糖心」阿克蘇蘋果,正是生長於這片曾經的荒漠之上。
荒漠除了日照時間長,另一特點是「風大」,亦是風力發電場的佳選之地,這兩大綠色能源為蒙古帶來無限「風光」。內蒙古另一特點是緯度高,溫度低,全年平均只有攝氏七度,是一個理想的電腦數據中心,因為超級電腦高速運行時,產生高溫需要冷卻,清涼的氣候可以減少用電的消耗,可降低成本。內蒙古中科超算科技的智算中心,一排排黑色機櫃整齊排列,伺服器燈光不停閃爍,憑藉氣候清涼、每度電只是三點二角,以及超過八成的綠電比例,用電成本比北京同類項目低約三分之二。
目前內蒙古正有序淘汰高耗能數據中心,嚴格控制新建項目能耗,着力解決算力與電力協同難題。現時在中國,每秒有超過一百四十三萬GB數據在雲端傳輸。「東數西算」工程體現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讓各地區優勢6互補、協同並進。




沙漠旅遊大有錢途
一講沙漠經濟人們都會想起旅遊業,當中以月牙泉最出名,位於甘肅敦皇西南的鳴沙山月牙泉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每年吸引不少遊人滑沙、騎駱駝,由於太多人騎需要紅綠燈管制駱駝隊伍。
內蒙古近年亦大搞沙漠旅遊,鄂爾多斯市銀肯塔沙漠旅遊區佔地十萬畝,遊客如果覺得騎駱駝悶,可以駕駛越野車在連綿沙丘飛馳,景區附近更有數十個「太空艙」酒店,去年就吸引三十五萬旅客。據官方數據,內蒙古今年上半年接待香港遊客超過三十五萬人次,消費金額超過二億二千萬人民元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