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右二)和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左一)都認為,政府應盡快於《僱員補償條例》訂立「過勞」定義,讓家屬有機會追討賠償。

專家欠框架寫報告 團體促規管「過勞死」︱政官莊

更新時間:10:00 2025-08-29
發佈時間:10:00 2025-08-29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早前出席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的研討會,主要探討預防工作期間猝死個案,並就相關補償立法。席間林振昇提及,會促進政府就指定行業訂立標準工時指引,以及盡快於《僱員補償條例》訂立「過勞」定義,讓家屬有機制追討賠償。

林振昇指,容易出現「過勞」的行業,普遍都是工時長、要追更,加上許多工友日漸年長,易誘發致命性疾病,增加猝死風險,故必須加以規管。他又指,部分工友依賴加班費維持生計,建議資方提高低薪職位的基本工資。

工權會由上周五至九月三日在灣仔舉行【載傷.言殤】相片展。
工權會由上周五至九月三日在灣仔舉行【載傷.言殤】相片展。

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指出,每年有超過一百三十宗「工作期間猝死」個案,並有上升趨勢,但相關個案通常被歸咎為個人疾病,不當作「因工致死」,令家屬難以追討賠償,「由於本港沒有就『過勞』制定法例框架,亦不是主流討論方向,因而本港醫生及專家往住不敢貿然就『過勞死』撰寫報告,令家屬要大費周章尋找海外醫生協助。」

她促請就工人「過勞死」問題立法,並規管「長工時」及「高強度工作」情況,「死者生前工作更表,是其生前的長時間工作證據,惟未有法例要求下,僱主可拒絕交出工作更表,家屬更難索償。」

為加強大眾關注工作傷亡問題,工權會近日在灣仔舉行相片展, 呈現工傷者的真實故事,同場展出死者遺物及遺屬錄音分享,並模擬勞動者工作場所的氣味元素,讓參觀者代入工友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