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45 2025-08-20

政府計劃於今年內完成網約車規管的主要立法工作,並預計在立法會暑假休會後,提交《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據悉,運輸及物流局正與律政司磋商草案細節,局長陳美寶亦積極約見各黨派,了解立場並爭取支持。然而,的士業界與網約平台多年矛盾未解,尤其在車齡限制方面,雙方意見分歧,成為立法過程中的主要爭議點。
根據政府建議,所有提供網約車服務的私家車須領取專屬許可證,並符合特定條件,包括車輛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申請時車齡不得超過七年,以及每年驗車等。有資深的士業界人士指出,目前的士車隊要求新加入車輛車齡不超過三年,若網約車獲准七年內申請,將構成不公平競爭。他更直言:「七年車用來營運已經好殘」,認為應與的士車隊標準看齊。
另一方面,網約平台則認為七年限制過於嚴苛,預料不少現役Uber車輛將不符新規。若司機需更換新車,加上牌費與保險,成本可能高達數十萬元,令部分司機萌生退場念頭。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表示,兩大陣營對車齡規定均有強烈意見,形容現時情況「兩頭唔到岸」,尤其的士業界更感壓力。他引述業界憂慮,未來或有人從海外大量引入七年內的二手車轉作網約車,成本低廉,尤其日本品牌二手車價格吸引,恐加劇的士司機流失,進一步削弱的士業競爭力。
對於車齡限制,陳美寶早前解釋,當局是參考現行私家車在領牌六年後需每年驗車的制度,並表示會廣泛聽取意見。有議員指出,的士業與網約平台立場分歧難以調和,市民固然希望車輛越新越好,但若大量網約車因不符新規而退出市場,反而不利競爭與服務質素。
另一項尚待釐清的重點是網約車牌照數量。政府計劃待主體法例通過後,於明年以附屬法例處理。有議員認為,若車齡規定未能達成共識,可透過附例調整,但若主體法例未有清晰交代,立法成效或會受影響,甚至可能要求政府在附例中採取「先審議、後訂立」方式。
民建聯陳恒鑌則認為,涉及數字與年期的細節放在附例處理屬合理安排,符合「先易後難」原則。他表示理解兩大陣營各有考量,政府最重要是以市民利益為依歸,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