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施不足 輪椅學生返學需繞路攀「長命斜」 一分鐘路程變半小時折騰

更新時間:17:15 2025-08-19
發佈時間:17:15 2025-08-19

多位殘疾人士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社會正視「無障礙出行」的迫切需求。他們指出,現時本港在無障礙設施及支援方面仍有不少缺口,輪椅使用者在日常出行、上學甚至乘搭飛機時均面對重重障礙。

地鐵站距學校僅20米 卻需繞行30分鐘

16歲輪椅學生陳梓鍵就讀於全港最大肢體傷殘學校,學校距離藍田地鐵站出口僅約20米,惟因缺乏升降機,他被迫繞路而行,需花近半小時才能抵達校門。他形容,原本只需1分鐘的路程,卻要沿一條陡峭、碎石遍布的「長命斜」前行,雨天更添危險。他患有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手腳乏力,正準備文憑試的他希望能節省交通時間,專注溫習。港鐵曾提出接駁巴士方案,但難以應付龐大的學生需求,而藍田站因結構限制無法加裝升降機。

 

多名殘疾人士與陳凱欣(後排右2)呼籲社會及政府關注「無障礙出行」的迫切需要
多名殘疾人士與陳凱欣(後排右2)呼籲社會及政府關注「無障礙出行」的迫切需要
陳梓鍵(中)指學校距離地鐵站出口僅20米,但因缺乏無障礙設施,他需繞行30分鐘才能抵達
陳梓鍵(中)指學校距離地鐵站出口僅20米,但因缺乏無障礙設施,他需繞行30分鐘才能抵達
陳梓鍵(左下 )、陳凱欣(中)、盧俊賢(右上 )及葉湛溪(右下 )
陳梓鍵(左下 )、陳凱欣(中)、盧俊賢(右上 )及葉湛溪(右下 )

 

無障礙規劃已過時 建議遷校至地勢平坦地區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出,本港無障礙規劃已推行逾20年,亟需更新。她建議政府定期檢視道路及設施,尤其是殘疾學校周邊交通環境,並考慮利用空置校舍,將學校遷至地勢平坦地段,讓學生可安全、便捷地返學。

巴士輪椅位不足 輪椅人士烈日下苦候一小時仍無法登車

「極地同行」主席盧俊賢分享,有輪椅使用者曾在烈日下等候一小時,仍無法登上巴士,只因連續數班車的輪椅位已被佔用。他建議在巴士到站應用程式中加入輪椅位使用狀況顯示功能,並增加車上輪椅座位數量。

人口老化 無障礙交通需求急升

陳凱欣補充,輪椅座位不僅供殘疾人士使用,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對無障礙交通的需求亦日益增加。現時大部分巴士僅設一個輪椅位,已遠遠不足,應適時增設以應對未來需求。

飛機洗手間狹窄如「打仗」 建議設關愛座位靠近洗手間

香港復康力量主席葉湛溪指出,雖然香港是先進城市,但無障礙設施仍未完善。他分享乘搭飛機時的困難,包括被要求將拐杖放置行李架、下機時樓梯缺乏扶手,以及機艙洗手間狹窄難以使用。他形容每次如「打仗」般艱難,建議航空公司從用家角度出發,設置更寬敞的關愛座位,並靠近洗手間以提升便利性。葉湛溪曾創下「最短時間完成環球飛行」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倡設無障礙政策辦公室 加強跨部門協作

陳凱欣最後建議,政府應設立專門的無障礙政策辦公室,統籌各部門資源,加強協作,全面檢視並改善現有設施,真正回應殘疾人士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