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25 2025-08-12

私立學校「一諾中學(九龍塘)」的一名男學生被揭疑同時持有深圳及香港學籍,違反「每名學生不能同時在多於一所公營中學註冊」的規定。校方亦被指在未獲教育局批准下,向每名學生收取高達20萬元的建校費,引起社會關注。
教育局回應查詢時表示,該校在管理及財政方面表現欠佳,已於7月28日正式通知校方拒絕其註冊申請。現時學校的臨時註冊將於今年9月30日屆滿,屆時不會獲延續。
局方亦指出,已知悉一諾中學位於九龍塘的校舍將於2024/25學年結束後停止運作,惟至今未接獲該校擬遷往紅磡結好中心繼續辦學的正式註冊申請。教育局強調,會繼續密切監察學校情況,確保學生利益不受影響。
教育局呼籲家長切勿誤信中介或未經證實的資訊,以免令子女承受不必要壓力,並強調學校必須確保收生條件符合香港法例。



內地機構涉誤導宣傳 多間港校急澄清
深圳教育機構「瀚海國際教育」早前在微信公眾號宣稱與一諾中學合辦「1+1/1+2/2+2」深港聯讀模式,學生可於最後一至兩年來港就讀英國高考(A-Level)課程,並以本地生身份報讀本港八間資助大學。一諾中學校長祁文迪回應指,相關宣傳「有些誤導」,已即時與對方糾正,強調「不能說成我們幫他們辦身份、學籍」。
此外,「新東方」亦曾聲稱與資助學校明愛聖若瑟中學合作開辦DSE理科寄宿課程,惟校方澄清從未與該機構簽署任何協議,呼籲市民勿誤信虛假資訊。觀塘直資中學「慕光英文書院」亦澄清,網上流傳其與「上海常青藤學校」合辦課程的資訊由第三方獨立機構發布,未經授權,已要求刪除。
教育局嚴正處理 立法會促釐清指引
教育局強調,除非獲批准,任何學校不得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於校內開辦課程,並已採取果斷行動,確保本港學生的學習及升學不受影響。局方亦高度關注本地學校涉嫌與非本地升學或補習機構合作「借殼辦學、提供香港學籍」的情況,正嚴肅處理。
立法會議員鄧飛指出,有「人才計劃」家長擔心子女在港難以插班,令部分非本地機構乘機「販賣焦慮」,以「安排香港學位」作招徠。他促請教育局就學校與境外教育機構合辦課程發出清晰指引,保障家長及學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