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05 2025-08-04

煙草稅不斷上調,一包完稅香煙的售價已高得令人咋舌,甚至超過一餐三餸飯的價格,不少市民北上消費時順便在口岸免稅店或內地市面購買香煙「揩油」,期望「帶多幾包」返港省錢。然而這種心存僥倖的做法已頻頻觸犯法規,令海關人員在各大口岸截獲個案大增。單是今年6月,便有超過2,800人因攜帶超額煙酒入境被捕,較5月暴增六成以上,觸發港府強化執法及宣傳力度,以圖阻嚇違規行為。
自今年4月起,香港海關於多個主要口岸顯眼位置張貼海報,列出最新拘捕人數及罰則,語氣直白、警告清晰:「勿存僥倖,違者重罰。2025年6月被捕人數2,854人,平均罰款4,007元,最高判刑監禁8個月。」這類震撼式提醒已深深打進部分煙民心坎。有被罰人士憶述過關場景形同「大屠殺」,身旁六人中有三人即場中招。亦有煙民坦言,自從見到海報後已被「震懾心靈」,不敢再嘗試偷帶煙草返港。
記者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視察,發現連接福田口岸的通道欄杆貼滿十餘張海報,引來不少返港旅客駐足議論。有人對一月接近三千宗拘捕大感驚訝,亦有人認真表示未來將全面守法,免招麻煩。
根據海關數字,今年4月起超額煙酒個案明顯升溫:4月錄得2,032宗,5月略為回落至1,715宗,但6月再度飆升至2,854宗,其中近九成為罰款代替訴訟,其餘則遭正式檢控。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第二季被檢控人士中,最重判刑達8個月監禁,顯示法院對相關違法行為亦持嚴厲態度。
相比去年同月,今年4至6月的超額個案均錄得雙位數升幅,單是6月更較去年同期激增逾五成。分析指出,煙草稅連續兩年上調至每包收稅66.12元,加上某些品牌售價超過百元,促使煙民北上購入相對便宜的香煙,再以身試法回港,成為案件激增的重要原因。海關亦透露,去年以罰款代替訴訟的21,000多宗個案中,約九成涉及香煙,餘下一成則為烈酒。
雖然政府去年10月曾調低部分烈酒稅率,希望減低走私誘因,但在香煙方面,高稅加高價的結構仍是引爆違規行為的根源之一。
海關強調,凡旅客攜帶超額應課稅品,應主動向關員申報,否則可被檢控,最高刑罰為罰款100萬元及監禁兩年,而且不論初犯或重犯均可能被判監。此外,如在港口被截查,違規者可被要求繳付應繳稅款的5倍加上第一級罰款(即2,000元),如在10日內未繳付,案件將轉交法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