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嘯|多個潮汐站今早顯示逐漸減退 天文台專家解構﹕香港會有強海嘯嗎?

香港海嘯|多個潮汐站今早顯示逐漸減退 天文台專家解構﹕香港會有強海嘯嗎?

更新時間:19:44 2025-07-31
發佈時間:19:44 2025-07-31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發生黎克特制8.8級強烈地震,引發海嘯,香港也受到影響。據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許大偉今日(31日)指,昨日的海嘯偏弱,估計為10cm以下,實際錄得約7cm高度。而昨日黃昏約7時許發現海嘯波後,今早多個潮汐站顯示已逐漸減退。

海底淺層地震有機會觸發海嘯

許大偉今早在電台節目中解釋,8.8級是很強的地震,加上此次為海底淺層地震,因而有機會觸發海嘯,但與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相比差異巨大。俄羅斯出現了4米高海嘯,距離2,000公里的日本則有1米海嘯,衝擊不算太大。而因餘震一般較弱,產生海嘯的機率相對較低。

0.5米海嘯可推動火車

他續指,基本上香港沿岸,尤其是向東南方向,較易看到海嘯波,惟因此次海嘯波偏弱,與一般雜音海浪混合起來很難判斷。根據實驗室及外國的經驗,若海嘯達0.5米衝擊過來,便足以推動一列火車。

地理屏障減弱海嘯波強度

此外,由於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太平洋,海嘯波傳來香港前,會先經過台灣、呂宋等島嶼,其間強度已減弱,因此香港受海嘯影響的風險較低。香港量度到的海嘯只有9次,每次不足0.3米。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

香港地質學學會委員、港大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吳維斌在同一節目指,因太平洋板塊向北美板塊擠壓,釋出巨大能量,引發此次俄羅斯8.8級地震,而其震源深度僅20公里,推動大量海水從而形成海嘯。按統計,當地震震級高於6.5甚至7級,產生逆斷層,亦較易出現海嘯,但仍需視乎地區的地質狀況。

吳維斌又指,堪察加半島位於太平洋火環地帶,是傳統的地震活躍帶,曾出現8級或9級地震,且火山活動亦十分頻繁。同時,堪察加半島位於太平洋西北岸,東南方無大片陸地遮擋,海嘯波會以直線方式高速傳播。他舉例指,一個30厘米高的海嘯足以讓一個普通成年人站不穩,海嘯夾雜的雜物、垃圾和岩石,亦會對人類構成傷害。除非海嘯震央較近,否則天文台均可提出預警,讓巿民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