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假「高才」移港騙局 偽百大學府資歷 冒商貿高管︱新聞內幕

揭假「高才」移港騙局 偽百大學府資歷 冒商貿高管︱新聞內幕

更新時間:14:00 2025-07-31
發佈時間:14:00 2025-07-31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調查行動組上周公布,首破以「假學歷」申請高才通的跨境犯罪集團,拘捕十八人,包括犯罪集團主腦及成員,涉及最少二十二宗申請個案,金額達港幣五千五百萬。被搗集團不但主動物色潛在客戶,更提供一條龍服務,協助申請人舉家移港,以收取更多服務費用。

本刊進一步追查該集團運作內情,有人專責偽造排名百大海外學院的經濟學相關學歷證明,以及製作虛假商貿業界高管的僱傭及薪酬紀錄;同時亦會按客戶需要,度身訂製相關文件。集團服務周到,收費亦高昂,由數十萬至百萬元不等。

入境處強調,如任何人士以非法手段取得來港工作許可或居留身份,將依法取消其許可,涉案人士須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並將被遣返原居地。

「香港高才計劃、沒學歷、沒工作也可獲批香港身份」、「香港身份攻略,永居65W(萬)拿下,特別通道,無學歷要求」、「學歷鍍金」、「私人訂制學歷」,網上社交平台的中介帖文五花百門,當中不外乎強調自己「有門路」、「有資源」,可協助申請人更容易移居香港、取得香港身份證,甚至全家來港,另外亦有單以提升學歷背景為主的服務,收費由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

記者只在其中一個帖文留言,聲稱有興趣,便即時有十多個中介私下聯繫,邀約加微信,繼而推介各類移港套餐,但大部分方案細節含糊,只提及申請人付費越多,成效越高,甚至可協助取得七年永久居民資格。

不過網上同時不少有意移港的內地人大吐苦水,揚言遇上黑中介被坑到一頸血,有苦主大呻委託申請「高才通」,付了二十萬元中介費,補交六十萬稅款,對方信誓旦旦說包通關,最後沒通過,但沒交代具體原因,後來才知道只是辦理旅遊簽證來港。

在打擊黑中介上,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調查行動組於本年四月初展開代號「網影」的執法行動,成功瓦解一個利用虛假文書騙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入境許可的跨境犯罪集團。

主動物色目標

該犯罪集團已經運作大約一年半,集團成員會主動出擊,透過追蹤一些有關移居香港的社交群組留言及按讚,從中物色有意移居香港的內地居民,再私訊他們推銷「一條龍」服務套餐。

入境處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調查)許志堅說:「犯罪集團標榜毋須長時間在港生活亦能成功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並會先收取每宗申請約一百至一百五十萬港元中介費,其『一條龍』服務套餐包括,偽造海外大學學歷、海外學生簽證及海外國家出入境印章等,並提供虛假工作證明協助提交申請等。」

本刊進一步追查得悉,案中申請人主要以「高才通」B類申請來港,即要符合「獲合資格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並「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資格,犯罪集團會為申請人偽造學歷及工作證明、外國簽證及出入境印章,亦涉嫌製造虛假僱傭合約及薪酬紀錄。

據悉,涉案中的偽造學歷均屬於高才通計劃下,合資格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以及成績單,包括多間海外排名百大學府,且主要是攻讀經濟學的學歷。另外,犯罪集團為申請人製造的虛假僱傭及薪酬紀錄,亦主要以金融服務、商業及貿易公司相關,申請人則會報稱擔任經理或管理層職位。

該集團運作至今至少安排二十二宗申請,入境處先後拘捕五名香港居民,包括一名主腦及四名成員,各人暫被控一項「為取得入境證而協助、教唆、慫使或促致他人作出虛假陳述」。另外被捕的十三名內地居民,年齡介乎二十七至四十七歲,暫被控一項「為取得入境證而安排作出虛假陳述」。

入境處製作影片呼籲提防「黑中介」,片中模擬不同場景,描述中介手法。
入境處製作影片呼籲提防「黑中介」,片中模擬不同場景,描述中介手法。
人才服務辦公室也有分析黑中介的「話術」。
人才服務辦公室也有分析黑中介的「話術」。
入境處人員近期於防騙宣傳活動中,提醒內地群體小心「黑中介」。
入境處人員近期於防騙宣傳活動中,提醒內地群體小心「黑中介」。

協助家眷來港

案中亦涉及合共三十四名受養人申請,顯示犯罪集團會協助申請人的家眷以受養人身份來港,並提供一系列後續服務,包括陪同申請人及其受養人入境香港並協助辦理身份證申請、安排在港租住房屋等,直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資格,以另外收取六十至一百萬元。

換言之,犯罪集團平均可從每個申請人及其受養人的申請中,獲取高達二百五十萬元的非法收益,初步推算,涉案金額可達五千五百萬元。

入境處發言人指出,一直嚴格審批每宗來港的簽證或入境許可申請,持續進行專項調查,亦會對可疑簽證及入境許可申請進行全面比對分析,以識別其特徵及涉案中介,並展開進一步調查。入境處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亦積極執行網絡巡邏,致力打擊懷疑涉及入境處罪行的罪案,同時與內地相關部門設有溝通機制,一直保持緊密情報交流及合作。

另一方面,入境處自去年六月起要求「高才通計劃」B類及C類以及「優秀人才計劃」申請人須遞交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或頒授院校就其學歷發出的認證文件,並提供可於相關網上平台進行驗證的所需資料。如任何人士以非法手段取得來港工作許可或居留身份,將依法取消其許可,涉案人士須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並將被遣返原居地。

尚海龍指出,海外不少院校未有提供核查畢業生資格真偽的有效機制。
尚海龍指出,海外不少院校未有提供核查畢業生資格真偽的有效機制。

內地學歷可查證

政府為搶人才,自二二年底推出「高才通」計劃,每年獲批宗數逾四萬宗,旨在吸引三類人才:A類是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二百五十萬元或以上;B類是獲指定名單學府的全日制學士學位、並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C類的學歷要求同若,但工作經驗則少於三年。指定名單主要按四個世界大學排行榜於過去五年所列的百強學府而定,另有其他世界頂端的酒店課程、藝術與設計等學府,相關學府分布於不同國家或地區。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身兼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他表示,名單上有二十三間為內地院校,受到中國教育部的統一平台「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規管,該網紀錄相關學生資料供外界查核,畢業資歷難以造假。反觀一些海外國家,無查核機制,即使向當地院校發電郵核查畢業生資料,不少也無回覆。

他相信,隨去年六月「高才通」計劃B類及C類申請人,須遞交認證文件,假學歷申請人將會消失,遇有懷疑個案,當局還會要求申請人進一步提交成績資料、簽證及機票等,以證明真實在海外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