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7:02 2025-07-29
發佈時間:17:02 2025-07-29
發佈時間:17:02 2025-07-29

天文台今早於9時10分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維持約兩小時後轉為紅雨,再改發黃雨。期間港島東區、南區及南丫島雨量驚人,一度錄得每小時逾100毫米的大暴雨;相反,新界多區雨量僅錄得0至2毫米,形成強烈對比。
網民質疑:港島落雨先算暴雨?
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質疑天文台「只服務港島」,留言如「港島落嘅雨先叫雨?」、「天文台係咪只為港島人工作?」引起熱議。
梁榮武:黑雨警告根據客觀標準發出
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回應指,黑雨警告是根據雨量站數據及客觀標準發出。他指出,除了兩年前「世紀暴雨」全港普遍暴雨外,歷來黑雨多屬局部地區暴雨,今次港島及南丫島雨勢「大得好犀利」,新界則相對平靜。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
人口密度影響警告判斷 港島雨量站更受重視
梁榮武解釋,天文台不會偏袒任何地區,但人口分佈是考慮因素之一。港島人口密集、上班族多,雨量站自然更受關注。他強調:「保障最多人安全是首要原則」,相反如大嶼山等人口稀少地區,即使雨勢猛烈,也未必達發黑雨標準。
他補充,今次部分地區錄得逾百毫米雨量,已達黑雨水平,天文台的判斷「無可厚非」。
天文台:暴雨具隨機性 難精準預測位置與時間
天文台中午發聲明指出,本港早上受廣闊低壓槽影響,暴雨發展迅速,9時前後雨勢急劇增強,集中於港島東南部,新界西北則雨勢微弱。天文台表示,暴雨具高度隨機性,以現今科技仍難準確預測暴雨的具體位置與時間,呼籲市民持續留意最新天氣資訊。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