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4:45 2025-07-26

年僅三十三歲的美國紐約州印度裔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於六月在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爆大冷勝出,將代表民主黨出戰十一月的紐約市長選舉。
由於紐約市是美國經濟核心,地位特殊,市長選舉除了受到全國政界關注外,就連華爾街財金界亦有密切注視,得悉崇尚社會主義又是穆斯林的曼達尼初選勝出大為恐慌,擔心其崛起,代表紐約市政治將急劇「左轉」。
消息指,紐約富商正籌集巨資,協助其他候選人進行反撲戰,以阻曼達尼成為市長。
六月二十四日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前,曼達尼對一般大眾而言,可以說是寂寂無聞,但經過三輪計票,紐約市選舉委員會確認曼達尼打敗耗資二千五百萬元(美元、下同),並有工會支持的前紐約州長科莫(Andrew Cuomo),以大比數得勝,令不少人大跌眼鏡,並引來一場「政治地震」。
事前幾乎所有民調都預測科莫能輕鬆獲勝,所以曼達尼勝選令不少人感意外,不過對二十至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這結果並非意外。曼達尼能跑出的關鍵在於成功爭取到年輕團體的加持,掌握流量密碼,包括找來網紅拍攝混合千禧與Z世代的流行幽默潮流短片,助他在年輕選民中人氣急升。
其中紐約市喜劇演員馬倫(Nick Mullen)為曼達尼拍攝諷刺科莫的視頻,動輒便吸引數十萬人次觀看;曼達尼的競選團隊又聘請喜劇演員西爾(Jeffrey Seal)編寫、導演並主演一部近六分鐘的短片,講述一名「記者」在紐約市尋找難覓蹤影的科莫,吸引一百三十萬人次觀看。初選當天上午,在IG上擁有超過二千九百萬粉絲的超模拉塔克夫斯基(Emily Ratajkowski),更與曼達尼拍攝短片呼籲網民投票。
宣傳短片僅花費八萬五
曼達尼在短片製作上僅花費八萬五千元(不包括電視廣告),動員知名人士拍片,已成功嘲諷對手科莫。而科莫的選舉策略則高度依賴傳統的工會背書、名氣及較年長的選民基礎;民調顯然未能反映曼達尼在網絡草根運動的影響力。
曼達尼出生於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父母皆為印度裔。母親米拉奈兒(Mira Nair)是著名電影導演,曾獲奧斯卡及金球獎提名;父親馬哈茂德馬姆達尼(Mahmood Mamdani)則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曼達尼七歲時遷居紐約市,一八年取得美國公民身份。他大學就讀緬因州的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主修非洲研究,曾在校內創立「為巴勒斯坦爭取正義學生會」,畢業後在皇后區擔任銀主盤預防顧問,協助住戶免於被逼遷,亦因這份工促成他投身政壇。
後來,曼達尼在皇后區與布魯克林的多場民主黨選戰中擔任助選工作,逐步累積經驗。二○年他首次當選紐約州眾議員,代表皇后區亞斯托里亞及周邊地區,並已順利連任兩次。
雖然曼達尼深受基層年輕人擁護,但不少華爾街大佬及富豪都對他的民主社會主義者主張十分憂慮。屬進步派的曼達尼,與溫和派民主黨人提出的政綱明顯截然不同。曼達尼提出公營雜貨店、免費巴士、免費託兒所,以及不許房租上漲等政策。他提出的政策每年預算總計需要約一百億元,資金則來自年收過百萬的富人,以及向大公司加稅。
紐約市過去十二年均由民主黨人壓倒性勝出市長選舉,如曼達尼代表民主黨出戰,成為市長應是十拿九穩。事實上,曼達尼勝出除民主黨人大跌眼鏡外,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關注,「曼達尼是百分之百的共產黨瘋子,剛剛贏得了民主黨初選,正在成為市長的路上。我們以前也有過激進的左派,但現在的情況有點荒謬。」他更警告,若曼達尼當選卻「不守規矩」,將切斷紐約市的聯邦資金。
甚至民主黨內中亦有質疑聲音,民主黨國會議員勞拉.吉倫(Laura Gillen)認為曼達尼過於極端,不適合領導紐約市,指他的社會主義、刪減警察經費的政綱,對紐約市而言是錯誤的。
曼達尼的勝選反映年輕選民的立場,因此不少分析都指,將推動民主黨左轉。不少富豪對由社會主義者主政全球金融中心皆驚恐不安。有美媒透露,多名華爾街商界領袖密集通話,策劃如何反擊曼達尼,並討論支持一個外部團體,目標是籌集巨額資金來反對他。
共和黨或收漁人之利
消息指,華爾街中人還未決定支持前州長科莫,還是現任市長亞當斯抗衡曼達尼。原屬民主黨的亞當斯,早於四月已宣布以獨立身份參選,而科莫在民主黨初選敗陣後,亦宣布將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繼續參加市長競選。
華爾街中人的如意算盤是,支持科莫或亞當斯,藉此鎅走民主黨的固定票,即使科莫或亞當斯未能勝出,亦可讓共和黨坐收漁人之利。
一個反對曼達尼的新政治行動委員會「Better Future Mayor 25」已成立,但尚未明確支持任何人。支持科莫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修復城市」(Fix the City)持續吸金,尋求支持「自由市場候選人」。

扮窮吸基層選票
曼達尼出身中產家庭,作為州眾議員的他,每年可領取十三萬一千元薪金;而他在最新的州財產申報中,僅得二千元資產。
這二千元來自其一九年,他短暫任職住房社會正義組織「Chhaya」的退休計劃。曼達尼未有申報任何美國物業或投資,反而約十年前,他在故鄉烏干達購入四畝土地,價值十五萬至二十五萬元。
由於州議員僅須申報投資及退休計劃,毋須透露儲蓄或支票帳戶的金額,亦不必披露親屬設立的信託基金。政治策略師尚科普夫(Hank Sheinkopf)嘲諷批評,曼達尼意圖顯示自己是平民,拉近與基層的距離,但實際是含着銀湯匙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