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與網約車之爭纏繞逾10年,政府即將提出規管網約車平台的立法框架

政府擬為網約車設限控壟斷 平衡市場避免衝擊司機生計

更新時間:13:20 2025-07-11
發佈時間:13:20 2025-07-11

網約車與的士之爭延續逾十年,近日政府加快步伐,正推動立法框架,將就平台、車輛及司機進行全方位規管,當中包括為網約車數量設限。此舉旨在保障市民出行體驗、防止惡性競爭及平台壟斷,避免反噬基層司機生計。

發牌設限避成「哥斯拉」平台 Uber倡全面開放惹質疑

據悉,網約車合法化已成定局,關鍵在於發牌量。雖方案未披露具體車輛數目,但已確定平台需領牌、司機須考核,牌照有效期為五年。網約車平台龍頭 Uber則反對設限,進行司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憂慮限額及高牌費損害收入彈性。

有建制派人士認為,Uber打着關注司機生計旗號,實則透過民意施壓,企圖迫使政府不設上限,鞏固市場主導權。他指出,Uber收入主要來自抽佣,司機越多、定單越密、利潤越高,若牌照無限量發出,便更易主導市場形成壟斷。

 

網約車龍頭Uber近月頻頻發功,反對為網約車及司機數目設限
網約車龍頭Uber近月頻頻發功,反對為網約車及司機數目設限
的士業界則要求最多發一千個網約車牌照
的士業界則要求最多發一千個網約車牌照
政府今次提出的立法框架,大原則是令的士與網約車並存,互相補足
政府今次提出的立法框架,大原則是令的士與網約車並存,互相補足
網約車不設限額的倡議,無可避免會蠶食傳統的士業界的市場份額
網約車不設限額的倡議,無可避免會蠶食傳統的士業界的市場份額

 

市場主導權若一面倒 平台勢定遊戲規則

有官場消息人士警告,一旦市場由單一平台操控,定價與服務條款或將偏向平台方利益,乘客與司機陷入被動。他引澳洲昆士蘭為例,雖開放平台數量,最終只有3%平台瓜分絕大部分訂單,半數司機只依附一個平台,證明無限量發牌不代表公平競爭。

深圳經驗:市場飽和 收入下降工時延長

深圳於2016年網約車合法化,一度吸引大量車輛湧入,導致市場供過於求,訂單甚至低過的士,司機收入下滑需延長工時。深圳交通局今年曾發出公告,提醒欲投身網約車者審慎評估風險。

立法原則:網約車與的士共存 須有節制釋平衡

政府此次提出的立法原則是推動「的士+網約車」雙軌並存,互相補足。但若對網約車數量不設限,勢將削弱原本已面對挑戰的的士業界生態。有官員直言,立法不能「萬應靈丹」,必須取捨,以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並尋求兼顧各方的公平方案。

10月底前冀完成主體立法 附例補充細節

立法計劃已提速,據知政府目標是在本屆立法會會期於10月底結束前通過主體法案,至於司機牌照數目及平台配額等細節,則擬以附例形式逐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