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跑打氣 遞送補給 馬拉松掀「私兔」服務︱國際解碼

陪跑打氣 遞送補給 馬拉松掀「私兔」服務︱國際解碼

更新時間:14:45 2025-05-16
發佈時間:14:45 2025-05-16

在大型馬拉松比賽,主辦單位會派出稱作「官兔」的配速員,跑手們全程跟隨,可以保持節奏及在指定時間完賽,但近年賽場除了「官兔」,還出現專門為個人服務的「私兔」。

擔任「私兔」大多有豐富長跑經驗的運動員,他們賽前為跑手提供訓練建議,賽事途中陪跑之餘,還不時鼓勵打氣、遞送補給,甚至在跑手衝刺時為他們拍攝精彩圖片。

有經驗的「私兔」收費不菲,旺季時一場賽事要收五、六千元(人民幣,下同),賺錢之餘,更滿足是看到選手能夠完成艱辛賽事。

內地今年春季馬拉松比賽異常熱鬧,在三月底的兩個星期日,全國有超過二十場馬拉松,包括武漢、無錫、重慶、南通等地方,超過三十萬跑者湧向賽場。大多數賽場中,會有一群穿着制服及寫上數字的配速員,被稱為「官兔」,比如跑手跟隨「430」的「官兔」,表示大約可在四小時三十分內完成賽事。

如果跑手想有更個人化服務,近年可以花錢僱用俗稱「私兔」的私人配速員,馬拉松賽事舉辦前,他們可以在長跑愛好者的社交平台尋找「私兔」,談妥價錢及服務範圍便能成交。有跑手稱,「私兔」最初是相熟跑友之間的邀約,並不收費,如今才變成明碼實價的交易。

配速員能夠控制節奏

大部分請「私兔」的都是馬拉松新手,他們第一次跑全馬難免緊張,跟着經驗豐富的配速員能夠控制節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疲憊與孤獨感,也有一些運動員想突破自己成續,希望有專門教練從旁指導,畢竟馬拉松是一種極限運動,有人陪跑會感覺安全。

剛在寧波完成全馬的跑手林薇,僱用前國家二級運動員作「私兔」,跑出個人最佳時間三小時○八分,非常滿意;在企業任高管的張哲,為突破個人「三小時大關」也找了「私兔」,「他給我制定十二周訓練計劃,每星期跑三次,連早餐的碳水比例都精確到以克為單位。」;長跑愛好者小周僱用「私兔」後成績也有提升,認為「私兔」並不是走捷徑,是突破自己的最後一件利器。

做了八年跑步教練的何炳炫,擁有豐富賽事經驗和處理突發狀況能力,去年十月,他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公布為跑友提供「私兔」服務,收費模式兩種,一是到外地參加賽事,需要加上交通食宿和報名費,如果和跑手都在同一場馬拉松中籤,只收一般費用,但會根據不同跑手要求而有所不同,「比如跑手目標只是破四(小時),收一千九百九十九元,但想突破二四○(兩小時四十分)大約要五千。」

今年三月寧波馬拉松,職業跑手李陽接了一個「私兔」工作,服務包括賽前制定訓練計劃、比賽全程遞送補給、即時拍攝視頻素材,甚至在跑手瀕臨崩潰時,充當心理教練。李陽每次收費五千,他表示今年三月和四月的賽事,檔期全部排滿,預計兩個月收入達六萬元。

九十後全職跑步教練朱曉龍,去年曾陪跑手到香港參加馬拉松,跑手以三小時三十分完賽,由於到香港機票和酒店費用較高,他報價近萬元,而上海馬拉松或其他國際賽事,起步價則是一千五百美元。

並非人人都可以成為職業「私兔」,身為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朱曉龍跑過一百多場比賽,其中五十八場是全馬,並持有急救證書,「每年我都會跑幾場,希望突破個人最好時間。」最近他連跑四場馬拉松,創出兩小時五十二分的個人最佳成績,「只有具備破三的能力(三小時以內完成全馬),才能帶領目標三到四小時的跑友。」

朱曉龍說,比賽當天他會提醒跑手早餐該吃甚麼,最重要是輕裝上陣,就是放下所有不必要的負擔,跑步腰包不要帶,手機、能量膠、鹽丸通通由朱曉龍負責,他說:「跑到後半段,跑手筋疲力竭可能從腰包拿出能量膠的力氣都沒有。」此時,朱會按照之前制定的補給計劃,按時將能量膠送到跑者手上,只要張嘴便能吃,路過水站時跑手也不用停,朱會將水送到對方手上。

不停鼓勵說到喉乾舌燥

朱曉龍笑說,他跑一次「私兔」最累不是腿,而是嘴,「去年我帶跑友參加香港馬拉松,三十公里後有兩段大斜坡,當時跑友有點想放棄,我在旁邊一直說『加油!你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再堅持一下!』」朱說,最後一段自己嘴巴說個不停,生怕跑友會放棄,跑完之後感覺是喉乾舌燥。

對於外界認為「私兔」收入穩定和豐厚,朱曉龍說未必,「馬拉松賽季冷熱明顯,賽事最多是三月、四月、十月和十一月,而且大型比賽要中籤入圍很難,月入好幾萬元有點不切實際。」
馬拉松賽道出現「私兔」,是跑手們認識到賽事期間配速員的重要,但「私兔」服務多為口頭約定,定價和服務沒有標準,品質難有保證。

在現行《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中,並沒有界定「私兔」的準則,大部分客戶都是看對方的成績,認為成績越好,經驗便越豐富,但其實合格的「私兔」還應該具備判斷跑手狀態的能力,以及掌握急救知識。

因而,今年初內地首個「職業陪跑員認證體系」上線,要求從業者至少具備馬拉松國家二級運動員水準(男子全程三小時十分內),以及完成運動生理學課程,部分馬拉松賽事更開始設立「私兔專屬通道」,但要求提前報備配速計劃。

機械人跑馬拉松需要工程人員伴隨,他們就好似一般賽事的「私兔」。
機械人跑馬拉松需要工程人員伴隨,他們就好似一般賽事的「私兔」。
工程人員不時為「跑手」噴潤滑劑,確保機件運作正常。
工程人員不時為「跑手」噴潤滑劑,確保機件運作正常。

機械人跑半馬 考驗性能可靠性

不論是「私兔」或「官兔」,在賽道上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然而四月中在北京亦莊就上演一場「冷冰冰」,但又鬧哄哄的半馬拉松比賽。

二十個人形機械人參與了全球首次機械人馬拉松賽跑,全程約二十一公里,吸引了世界目光。這場比賽的「參賽者」的跑姿稀奇古怪,在跑道上跌跌撞撞,給觀眾們貢獻了不少搞笑場面,更有途中「解體」無法完成賽事。

最終由「天工」機械人以兩小時四十分四十二秒拿下冠軍,這個機械人通體黑不溜秋,邁着大長腿、小碎步,整體來看姿勢步態還算平穩正常,但中途還是摔倒過。主辦單位稱,此次比賽主要目的是驗證機械人的核心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協助業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