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貓術師│從行為理解貓天性 逐步訓練驚青貓

更新時間:13:00 2024-02-17
發佈時間:13:00 2024-02-17

誰人都想要一隻乖巧的貓貓,但有些貓貓因流浪生活而變得害怕人類,驚青性格令牠們被領養者忽視。今期訪問貓奴JuJu,雖然養貓年資尚淺,只有三年,但對貓行為甚感興趣,看書、上網自學之外,還報讀了貓行為課程。JuJu更將所學到的理論實踐在暫託貓仔驚豬身上,經過個多月的脫敏行為訓練,令一走近便會「哈氣」警告人的驚豬,變成會主動走到JuJu身邊,以及懂得簡單指令。究竟JuJu用了甚麼方法? 

小時候因家人有養貓,令JuJu從小就喜歡貓,直到二○二○年領養了唐貓仔Pika,JuJu說:「做了一個月的功課,從書本及網上獲取一些貓行為的知識後才領養Pika,然後發現自己以前對貓的認知存在太多錯誤,在好奇心驅使下愈看愈多貓行為的書籍。」JuJu說Pika雖然不喜歡被抱,但是一隻十分親人的貓,亦沒有太大的行為問題。直到去年的七月,JuJu受貓義工委托幫忙暫託唐貓仔驚豬,她自學到的貓行為知識就大派用場,她說:「驚豬今年大約四歲,本身在元朗流浪時有貓義工定時餵飼牠,去年被貓義工捕捉進行絕育,之後義工沒有將牠原地放回,而是為牠尋家。最初驚豬是暫託在一個貓義工姨姨的家,但她暫託了十多日後,指驚豬好惡,不懂得與牠相處,不能再暫託,及後一位貓友問我可否暫託驚豬,貓友並再三強調驚豬十分惡,十分怕人且有攻擊性,她亦有給我看驚豬『兇人』的片段,但看過之後我覺得沒有問題,於是便開始暫託驚豬。同時自己都看了很多貓行為的書本及視頻,對貓行為略有一點認識,所以想嘗試利用這些知識,幫驚豬慢慢對人建立信心,不再怕人。」

切忌長時間困籠

驚豬入住JuJu家時,JuJu說先將驚豬困籠並放在廁所內,免得Pika嚇怕牠:「當時驚豬瑟縮在籠內角落,頭一天不願進食、不飲水,不去廁所,完全是靜止狀態,希望你看不到牠,因為在貓的思維中,牠靜止不動,外界就會察覺不到牠。同時驚豬不停流口水,因為牠緊張到不能控制口部肌肉,所以當時牠算是處於一個極度恐慌的狀態。幸好到了第二天,驚豬就願意進食。」
一開始JuJu也是戴着厚手套伸手入籠去接觸驚豬,但她說厚手套和困籠不利於貓行為訓練:「不想驚豬長時間困籠,始終困籠不利於進行脫敏訓練,困籠生活大約維持了一星期,我亦熟悉了驚豬的性格,知道牠不會主動攻擊我和家人,所以就讓牠在屋內自由行,但牠會到處躲藏,例如貓窩、窗簾以及浴簾杆上,但最喜愛是藏在廁所洗手盤櫃下。當驚豬困籠或躲藏在洗手盤櫃下的時候,我都會坐在旁邊陪伴牠,例如陪牠看雀仔片和聽貓貓音樂,此舉主要是讓牠習慣有我的存在,令牠知道我對牠是沒有傷害,慢慢放下戒心。
之後我開始遠距離投餵模式,將乾糧一粒一粒放在地上,令牠主動走出來吃,待牠的戒心再減少一點時,便將投餵距離縮短,例如會誘導牠到客廳進食。在廁所陪伴驚豬的時候,亦會讓Pika入內接觸驚豬,亦會在驚豬面前與Pika互動,例如餵食、玩耍等,讓驚豬從中觀察。」
JuJu說驚豬的廁所生活約維持了二至三星期,之後驚豬便開始走出廁所,在屋內自由行及到處躲藏。

循序漸進 正向訓練

約一個多月後,驚豬已主動走近JuJu身邊,亦懂得做簡單指令,例如Sit、Hand等,十分聰明。記者從JuJu訓練驚豬的短片中看到,由剪指甲、抱起、外出包、貓帶穿戴的脫敏訓練,JuJu都是逐步逐步來,她亦只會在驚豬最自在,零壓力下進行訓練,她說:「以循序漸進的正向方法訓練,訓練時給貓留有空間,所以不要在籠內進行訓練。當訓練時貓貓可能會受驚,家長要讓牠選擇逃避和躲避,同時在貓躲避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牠,不要使用強迫和壓制手法訓練,這樣做只會增加貓的壓力。當貓貓有壓力時,人類對牠做任何事情都是錯,所以與驚青貓相處首要做的是舒緩牠的情緒,讓牠看貓視頻、聽貓舒壓音樂,餵零食等,做一切讓牠感覺放鬆的事。」

貓兇人是驚不是惡

當我們看到貓「哈氣」或是出爪,普遍第一印象都會覺得「呢隻貓好惡」,但JuJu說這不是惡貓的行為:「其實貓『哈氣』不是惡的表現,純粹是怕人,希望你遠難牠,特別是被困籠的驚青貓,因為牠已沒有地方可逃走,所以當人類伸手入籠接觸牠時,牠便會『哈氣』,警告人類不要接近牠們。一隻帶有攻擊性的惡貓如果要攻擊人類,是不會發出訊號,而是直接攻擊。」
而驚青貓變乖可能是人類的錯覺,JuJu說:「一般人對貓的誤解會覺得貓不躲避或不反抗才算是乖,其實貓在躲避的時候,可以釋放出壓力,有利舒緩情緒。當貓不再『哈氣』或躲避時,貓已經處於無助的狀態,儘管貓向人類發出訊號,人類仍一直騷擾牠。貓處於這種情況下會承受很大壓力,但牠不會展示出來,所以人類是察覺不到。這種情況下,貓的情緒會受影響外,亦會失去學習的能力。好多人看到驚豬的轉變都會說牠變乖,但我不會說牠變乖,只是環境令牠變得自在,沒有壓力,牠自然不會有攻擊性,但當驚豬受驚時,牠一樣會『哈氣』。」

從貓的角度思考

驚豬的轉變,JuJu將整個過程剪輯成短片「驚豬的故事」,鼓勵其他家長不要放棄,終有一天貓貓會主動親人。此外,JuJu平時亦會在Pika的IG(@pika.pikachu.0522)分享訓練貓和自學得來的貓行為知識:「貓友看到我的分享後都會私信詢問我意見,起初我都會盡量解答他們,但自從去年十一月報讀了由台灣開辦的貓行為線上課程後,我會謹慎解答貓友的提問,因為導致貓出現行為問題的因素有好多,不會有公式答案,需要深入了解貓的性格、家居環境等才知道正確的解決方法。」

JuJu建議家長多看貓行為的書籍,不要盡信網上的資訊,她說:「很多錯誤的資訊在網上流傳,甚至乎有些人會將正確資訊當作錯誤,例如貓在家中隨處小便,有些人認為是貓的報復行為,沒有想過是家居環境或貓砂盤的問題,一般家庭常用的密閉式砂盤令貓上廁所時看不到周邊的環境而沒有安全感,我初領養Pika時就發生過這問題,後來換了沒有頂蓋的開放式砂盤,問題迎刃而解。所以我們不要以人的思維去為貓着想,應從貓的角度出發才是最重要。」
而驚豬在JuJu的正確行為訓練下已完全融入家庭,已被JuJu正式收養。

與驚青貓相處的5不行為

JuJu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機訓練驚豬成一隻會聽指令的貓貓,她說成果因貓而異,但與驚青貓相處時,家長不應做出以下行為,免得增加貓貓壓力。

1.不要在籠內進行脫敏訓練,一是貓貓欠缺逃走的空間,二是貓貓有可能以為害怕是會得到零食作獎勵。

2.不要在貓貓壓力太高時進行脫敏訓練,因此時貓貓是完全沒有學習能力,應在貓貓最自在的情況進行訓練。

3.當貓貓躲避時,證明脫敏訓練不足,家長應讓貓貓選擇離開,及退回脫敏過程的上一個步驟。

4.以零食引誘貓貓走出躲藏處時,應是貓貓主動走出來後才給零食獎勵,不要將零食放在地上引牠出來,可能會讓牠在獎勵和危險中的產生衝突。

5.若家中已有原住民貓貓,引入新貓時不要心急,應循序漸進,從看不到對方開始,讓牠們先以氣味了解,再由遠至近互相接觸。若雙方發生衝突 ,家長便要退回上一步開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