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6:47 2025-07-30

月前,阿棍屋在深水埗開設了貓貓領養中心,而中心除了有三十多隻貓貓待家之外,還有八隻兔兔亦等待有家。
寵物店出售的兔兔價錢越來越便宜,市民輕易購,遇小事便棄養,導致近年的棄兔情況越見嚴重。如市民有非不得已原因想棄養兔兔,向救兔組織申請排隊等候。
但有市民嫌麻煩,直接將兔兔送去漁護署棄養,間接送死。幸漁護署近年政策改變,在接收兔兔後,會為牠們進行身體檢查。若兔兔身體有毛病,署方職員會盡快告知動保組織,讓動保組織決定是否接收。健康的兔兔,亦會聯絡各動保組織接收。
給牠們一個生存機會
一向以來阿棍屋主要是接收貓狗,但近年漁護署接收的棄兔數目太多,與漁護署合作的救兔組織欠缺空間接收。署方為了讓兔兔得到被領養的機會,他們會詢問其他動保組織是否願意接收,而阿棍屋是漁護署的合作機構,會詢問負責人謝小姐能否接收兔兔。
「既然有空間,任何動物我都會接收,好像烏龜、倉鼠,甚至之前在馬路暴走的鴯鶓『Miu Miu』,我們都接收,給牠們一個生存機會。」謝小姐說。
去年開始阿棍屋陸續從漁護署接收兔兔,至今已接收了十二隻,部分兔兔已成功被領養,現時仍有八隻兔兔在貓貓領養中心等待有家。
藏身於貓貓領養中心的兔兔,謝小姐說其中六隻已在阿棍屋居住近一年。至於另外兩隻是最近從漁護署接收。
謝小姐說新接收的兩隻兔兔已在漁護署生活了半年。若「玩厭」、子女到外國留學,父母不想照顧、低估兔兔的繁殖能力致越生越多,沒有能力照顧下而全部棄養。
為兔兔增加曝光率
謝小姐說貓貓領養中心的六隻兔兔,接收初時是由暫託義工照顧,其後才遷移到深水埗的貓貓領養中心。方便市民到訪中心,親身接觸兔兔後可申請領養。
可惜,謝小姐說至今仍沒有收到一張領養申請表格,「其實我們不收取領養費用,但不理解大眾為何仍然選擇購買動物,可能他們覺得領養手續麻煩,需要家訪和審核。」
謝小姐續說,可能市民對阿棍屋的認知都是領養貓和狗,不知道有兔兔可以領養。
「唯有在社交平台宣傳一下兔兔,增加牠們的曝光率,希望兔兔早日遇到有緣人。」謝小姐說。
近年受經濟影響,不只貓狗,兔兔的領養率亦下降,謝小姐說,接收兔兔前沒有考慮牠們被領養的機率,只想阿棍屋成為牠們的中途之家,起碼不用被人道毁滅。就算沒有人領養,阿棍屋亦會照顧牠們終老。
有不少善心商戶和市民會捐贈貓狗的糧食給阿棍屋,至於兔兔的食物乾牧草和乾糧就需要自行購買,無疑會增加了阿棍屋的經濟支出。
若市民想「請」阿棍屋的兔兔食草,可以將物資送到貓貓領養中心。
好多人會被寵物店誤導兔兔好易養,購買寵物店指定的「必需品」便足夠,但其實兔兔一點都不易養。
兔兔易養嗎?
毛國界動物醫院的馬啟豪醫生說,比較起貓和狗,兔兔一點都不容易飼養。
兔兔的常見疾病主要有腸胃問題,當環境和天氣轉變,特別是打風前夕,兔兔可能會胃口變差,甚至不願進食。若兔兔超過六至八小時不進食,便有機會引發腸停,而腸停是有機會奪去兔兔的性命。
此外,兔兔是愛清潔的動物,喜愛舔毛清潔身體,若體內毛髮過多,亦有機會阻塞腸道導致腸停。
大家可能以為兔兔只有兩隻「兔仔牙」,其實兔兔總共有二十八隻牙齒,上顎四顆門牙、下顎兩顆門牙、上下顎後方有二十二顆臼齒。
兔兔的牙齒會每天都在生長,一星期可生長二至三毫米,因此兔兔需要進食粗身的一割提摩西牧草來磨牙。
若兔兔磨牙不足,會導致牙齒過長令兔兔不進食外,亦會出現咬合不正、牙瘡問題。
當兔兔感到壓力時免疫力會下降,會有呼吸系統毛病,會出現打乞嗤、流鼻水,嚴重可能會出血。
若兔兔出現異常脫毛和經常抓癢身體,可能是毛蟎或金錢癬所致,特別是從寵物店購入的兔兔,因為群體生活,容易感染到皮膚病。
家長最憂心的疾病
側頭症亦是最令飼主感到憂心,毛國界動物醫院的馬啟豪醫生說,側頭症的主要成因,耳垢過多,耳內滋生細菌導致中耳炎,常見於垂耳兔。
二是腦炎小孢子蟲(Encephalitozoon cuniculi),俗稱E菌或E蟲。幼兔飲奶時,可能會從媽媽的尿液中感染E菌,隨後E菌會潛藏在體內。一旦兔兔抵抗力弱時E菌便會乘機繁殖,病毒經血液流至肝臟、眼睛,中樞神經等。
若飼主發現兔兔突然眼球震顫、頭側向一邊、站立不穩或向後翻,這些都是側頭的病徵,最好盡快求醫。


不宜長期困籠
一般飼主都會困籠飼養兔兔,馬醫生建議每日讓兔兔放風四小時,走動的地方需要鋪上軟墊,因兔兔腳底沒有如貓狗的肉墊,長時間踩硬地容易令兔兔生腳瘡。
兔兔天性喜歡咬東西如電線等,在兔兔的活動範圍盡量不要擺放或包裹好電線,誤食電線膠輕則腸胃不適,嚴重會令腸道阻塞,須開刀取出。
兔兔的骨骼較脆弱,盡量讓牠們在平地活動,從高處跳下容易出現骨折。
不少飼主覺得兔兔每天都在掉毛,嫌清理麻煩。馬醫生說,因為兔兔難以適應經常轉變的溫度和濕度,才令飼主覺得兔兔每天都在換毛。
兔兔在春秋時節換毛,飼主應更勤力每天梳毛,梳走多餘毛髮,避免兔兔舔入體內。若過量毛髮積存在肚內,會引致胃氣脹和腸停問題。
回答以下5條問題來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養兔!
- 是否容易過敏?
過敏是最常見的棄養理由,若不肯定是否對兔毛過敏,可進行致敏原測試,亦可到救兔機構做義工,觀察自己是否會過敏。 - 是否夠細心?
兔兔不會發聲,主人只能透過兔兔的行為、尿和大便來知道是否生病。若每天不細心觀察兔兔,兔兔生命也不知,隨時令兔兔失救喪命。 - 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兔兔身價數百元,但醫療費是天文數字。一般呼吸道感染醫療費約二千至三千元,做手術則要萬元以上。 - 人生的未來10年,兔兔是否包括在內?
兔兔平均壽命有10年以上,未來10年移民、留學、結婚、生子,兔兔能否參與其中? - 是否全家人同意?
家中增添新成員好應該詢問家人意見,千萬不要「買咗先算」,家人反對就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