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都要牙科保健?牙周病可誘發心臟病 貓狗每日都要刷牙

毛孩都要牙科保健?牙周病可誘發心臟病 貓狗每日都要刷牙

更新時間:16:56 2025-07-23
發佈時間:16:56 2025-07-23

貓狗和人類一樣都要注意牙齒健康,除了每天刷牙外,最好每年接受牙齒檢查,因為牙齒有毛病,或會誘發出其他身體疾病,絕不能輕視!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於七月至八月推出「笑容展現牙齒保健計劃」,愛協指不少貓狗都有牙齒疾病,但飼主往往在問題惡化或誘發併發症時才察覺,這時候毛孩已受了不少苦楚。有見及此,愛協希望透過計劃提升飼主對寵物口腔健康的關注。
究竟貓狗沒有好好保護牙齒,會對身體有甚麼影響?就由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獸醫方曉瑩(Dr.Olivia)逐一講解。

常見的貓狗牙齒疾病

牙周病是貓狗常見的牙齒疾病,成因是飼主沒有為貓狗每天刷牙,貓狗進食後,食物殘渣和細菌殘留在牙齒表面繼而形成牙菌膜,當牙菌膜積累越來越多便會鈣化形成牙石。
若牙周病越變嚴重,積累的牙石會侵蝕牙齒周邊的骨骼,令患有牙周病的牙齒出現鬆脫。若牙齦嚴重發炎,常見於臼齒和前臼齒,會有蓄膿情況。由於狗狗的大牙(臼齒)位置接近眼睛,牙齦發炎可能會令狗狗眼底腫脹,若不及時醫治,膿瘡便會爆破。
口腔組織增生,牙肉出現增生情況,可分為良性或惡性。若增生的牙肉出現流血或發炎,獸醫會進行詳細檢查,切除組織進行化驗。
牙齒崩缺,外力撞擊如高空墮下,貓狗喜歡咬硬物,都有機會令牙齒崩裂。
此外,某些品種犬如貴婦狗、松鼠狗,牠們有機會天生多了一隻牙,而法國鬥牛犬則會有顎骨大小不一的問題。

可誘發心臟病

若貓狗牙齒出現問題,初期肉眼可見的症狀並不明顯,加上不是所有貓狗都願意讓飼主翻開嘴巴檢查,所以飼主日常就要多留意。
Dr.Olivia說若貓狗牙齒有毛病,牠們會出現口臭、牙齒顏色變灰或粉紅色、牙石積累、長期流口水、胃口欠佳、不願咬硬的食物、刷牙時流牙血、牙肉發炎令眼底腫脹、進食時會「漏口」,不能咬實食物。
另外牙齒問題令狗狗感到痛楚,飼主觸摸狗狗嘴巴時,狗狗會刻意避開,甚至發惡咬人。
Dr.Olivia提醒飼主若發現貓狗牙齒有毛病,最好盡早醫治,否則有機會誘發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牙菌膜包含細菌和毒素,當口腔大量牙菌膜積累,細菌會擴散至血液內,血液流經心臟時,細菌便會流入心瓣,引發心臟病。
同時口腔積存大量牙菌膜,導致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會令免疫力下降。若貓狗患有糖尿病或腎病,會令病情惡化。

合適的潔齒產品

預防勝於治療,於定期牙科保健檢查外,飼主亦要為貓狗做好日常牙齒清潔。
坊間有不同種類的貓狗潔齒產品,Dr.Olivia說選購時可以從安全、有效、貓狗取向三方面入手。
安全和有效是指潔齒產品通過美國獸醫口腔健康委員會(Veterinary Oral Health Council,VOHC)認證,證明產品能夠安全地清除貓狗的牙菌膜和牙石。
若獲得認證,產品上會印有「VOHC」的標籤,飼主可以查看清楚才購買。
牙刷、潔齒手指套和潔齒紗布是坊間常見的潔齒工具,亦適合所有貓狗使用。飼主如何挑選最適合的?Dr.Olivia說要視乎貓狗的體形而定。
潔齒手指套和潔齒紗布較適合如玩具貴婦犬、芝娃娃等小型犬。飼主可以抱着狗狗,將手指套和紗布伸入狗狗口腔內刷牙。
至於牙刷就要選擇合適的尺寸,如小型犬使用大尺寸刷頭,刷頭太大導致清潔不到位,亦令狗狗感到不適,甚至會刷出血。
貓狗刷牙都要使用牙膏,但人用牙膏內含氟化物,貓狗的生理機能無法有效代謝氟化物,吞入後可能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甚至影響神經系統和肝臟。
飼主應選購貓狗專用牙膏,牙膏都會有不同口味如雞肉、韓式烤肉等,飼主可因應貓狗的喜好購買。
若貓狗不願乖乖每天刷牙,飼主可讓牠們使用咀嚼式潔齒產品,以物理摩擦原理,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膜。
咀嚼式潔齒產品常見的有潔齒骨(Dental Chews)和潔齒條(Dental Treats),前者質地較硬,適合長時間咀嚼,潔齒效果較強;後者質地較軟,不耐咬。
雖然兩者質地不同,但選購時與牙刷一樣都要選擇適合狗狗的尺寸大小。小型犬使用大的潔齒條,難咀嚼;大型犬用小的,牠們可能會當是「零食」,咀嚼不到位,發揮不到潔齒功效。
不過,咀嚼式潔齒產品並不能替代刷牙,飼主還是盡量讓貓狗習慣每天刷牙。
若飼主不清楚怎樣選擇潔齒用品,可以諮詢獸醫意見,獸醫會為貓狗定制出適合牠們的護理牙齒方案。

怎樣幫貓狗刷牙?

與人類一樣,要從小養成保護牙齒的習慣,即使狗狗還未長出牙齒,飼主亦可以用紗布輕揉幼貓幼犬的牙肉,讓牠們感受刷牙的感覺,讓牠們知道刷牙並不可怕。
當貓狗長出牙齒後,飼主第一次幫貓狗刷牙,Dr.Olivia建議可以從牙膏開始,先讓貓狗嗅聞牙膏的氣味,若牠們不抗拒,可以將一丁點牙膏沾在牠們的牙齒上,讓牠們「試味」。
當貓狗完全接受牙膏後,飼主便可將牙膏沾在牙刷或潔齒手指套上幫牠們刷牙。
「初時最好每次刷一隻牙,慢慢每日增加一隻,最後便可以刷晒全部牙齒。」Dr.Olivia說。
日常護理外,Dr.Olivia建議每三至五年洗一次牙,若貓狗不願讓飼主刷牙,便要每一至兩年洗一次牙。

貓狗全身麻醉洗牙風險高?

貓狗需要全身麻醉來洗牙,有些飼主可能會覺得風險太高,但Dr.Olivia說現時科技發達,洗牙風險不會太高。
同時貓狗洗牙前,獸醫會為牠們進行身體檢查,抽血檢驗確認肝、腎指數是否正常。因指數過高,肝和腎不能過濾麻醉藥。
若貓狗身體狀況良好,沒有誘因疾病,接受全身麻醉洗牙是安全的。
「如貓狗每年都會接受牙科保健檢查,獸醫發現牙齒有問題便可立即處理,或建議飼主適當時候帶毛孩洗牙。這樣貓狗的牙齒問題便不會一直積存,便可縮短洗牙時間,讓貓狗不用麻醉太久。」Dr.Olivia說。
坊間部分寵物店提供免麻醉洗牙服務,Dr.Olivia說,其實全身麻醉洗牙不單只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和牙石,還會清除牙齦溝和牙齒縫隙的牙菌膜和牙石。
在洗牙時,獸醫會深入檢查貓狗的牙齒是否有牙齦膿腫、蛀牙等問題。貓狗在清醒狀態下,獸醫是不能有效檢查貓狗的牙齒,否則會增加貓狗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