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6:32 2025-05-14

以往天竺鼠算是較冷門的寵物,但自從卡通片《天竺鼠車車》出現後,天竺鼠漸漸成為熱門寵物,寵物店的玻璃櫃內擺有一大堆天竺鼠。但熱潮過後棄養便會出現,幸好有「天竺鼠豬友會」收留牠們,才不用流浪街邊草叢。
飼養了六年天竺鼠的飛媽,本來打算養兔兔,但發覺成年後兔兔的體形較大,才改養天竺鼠,「點知原來天竺鼠都可以養到半隻手臂咁長。」
不過飛媽沒有介意,反而越來越愛牠們,「天竺鼠能認出飼主的聲音,每當我回到家叫牠們時,牠們都會『PUIPUI』叫來回應我,雙方會有互動,好有親切感。」飛媽說。
飛媽意識到香港越來越多人飼養天竺鼠,但欠缺屬於天竺鼠的動保組織。於是三年前成立了「天竺鼠豬友會」,因為天竺鼠又名「荷蘭豬」,所以飼主愛稱牠們為「豬仔」和「豬女」。
以往想飼養天竺鼠的市民,只可以從網上獲取資訊,但網上所說的又不一定百分百準確,因此飛媽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組織,讓飼主有一個平台獲取或交流飼養心得。
棄鼠的一線生機
越來越多人養,自然會有人棄養。飛媽說自豬友會成立後,不少飼主會將天竺鼠棄養給飛媽,有些飼主甚至親身把天竺鼠帶到會址,要求飛媽接收牠們。
飛媽指去年豬友會已接收了十六隻天竺鼠,此數字不包括排隊等候棄養的個案,可見棄養數字不容忽視。
飛媽說越來越多人養天竺鼠,最主要是市民容易被寵物店細細隻的天竺鼠吸引而衝動購買飼養。但飛媽說,寵物店出售的天竺鼠大多數是未成年,體形一定細。
其實天竺鼠成年後,身長有機會可達三十厘米,體重可以有一千克以上。當飼主看到天竺鼠一日比一日大時,便會以家中沒有空間為由棄養牠們。
另外,一個月大的雄性天竺鼠已有繁殖能力,若寵物店沒有將男女分開飼養,市民有機會購買了一隻天竺鼠媽媽回家,之後一胎誕下三至四隻幼鼠。飼主無法照顧一家大細時,他們又會選擇棄養。
因此,飛媽鼓勵市民以領養代替購買,一是可以救助被遺棄的天竺鼠,二是可確保天竺鼠是健康。寵物店出售的天竺鼠或會有皮膚病、呼吸道疾病,甚至懷孕。
不過飛媽說,飼主願意將天竺鼠交給豬友會亦是一件好事,因為以前於街上救起的天竺鼠,一般都會被送到漁護署或香港愛護動物協會。若然天竺鼠的身體狀況欠佳,大多會被安樂死,所以豬友會的出現,令遺棄的天竺鼠有了生存的機會。
飛媽指豬友會較少外出救援個案,都算是一件好事,代表沒有天竺鼠被無知的飼主棄養於有草的地方。
4天竺鼠被棄垃圾房
早前,在馬鞍山某垃圾房的一個紙箱內,發現四隻被人遺棄的天竺鼠,箱內只有少量牧草,沒有食水。幸得好心人發現,一男三女的天竺鼠已被豬友會接收,飛媽為牠們取名「傑仔」、「茶茶」、「桃桃」和「蚊蚊」。
四隻天竺鼠約三至四個月大,尚未成年。身體狀況欠佳,嚴重營養不良,全身生滿疥癬和脫毛。
其中「桃桃」的右耳患有嚴重的中耳炎導致側頭,飛媽說初期的中耳炎是可以醫治並能痊癒,但棄養者沒有認真看待桃桃的病情,令桃桃的右臉癱瘓,右眼沒有反應。獸醫說服藥只能控制側頭情況,臉癱及右眼則無法根治,一輩子都要側頭生活。
至於「茶茶」和「蚊蚊」就確認懷孕,飛媽估計爸爸是「傑仔」。其中茶茶接受產檢時,超聲波照出肚內有三隻幼鼠。只有三個月大的蚊蚊,是四隻之中年紀最小。獸醫檢查時發現蚊蚊有初期的懷孕跡象,需要一個月後照超聲波檢查來確定。「小小的牠,自己亦是個孩子,但肚裏已有自己的孩子。」飛媽說。
茶茶和蚊蚊全身有疥癬,但因為牠們處於孕期,不能用藥醫治,導致牠們抓至全身流血。即使幼鼠出世後,媽媽需要餵哺和照顧幼鼠,過程中幼鼠自然會感染到疥癬,但幼鼠亦不能用藥,所以飛媽預計產後約兩至三個月後,才可以為牠們用藥治療疥癬。
飼養絕不容易
想養寵物的人,在飼養前都會問「難唔難養?」,其實是否難養,主要看飼主的心態。
飛媽說天竺鼠性格較膽小,需要被人長期呵護,因為天竺鼠不像貓狗,生病時身體不會出現如嘔吐腹瀉等症狀。當牠們一動不動,不吃不喝即代表生病了,且已是嚴重階段。飼主要十分細心,時刻留意着天竺鼠的一舉一動,免得錯過治療時機。
居住環境方面,飛媽建議在平地設置圍板和軟墊飼養,天竺鼠有一定的彈跳力,若將籠子置於高處,恐防打開門後,牠們會飛跳出來造成骨折。
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亦重要,潮濕天氣容易令皮膚患有疥癬,氣溫高又怕牠們會中暑,所以飼主需要長開冷氣和抽濕機。
天竺鼠的常見疾病有皮膚病、呼吸道感染、牙齒過長等,普通疾病一般需要約三至四千元診金。未絕育的雌性天竺鼠容易患上子宮卵巢囊腫,建議為牠們進行絕育,而天竺鼠的絕育手術費需要一萬,比貓狗兔還要貴,所以飼養前,一定要考慮自身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
天竺鼠雖然適合群養,但要看牠們的性格。據飛媽了解,寵物店職員會游說顧客一對飼養,說牠們在寵物店都是一起生活,「在寵物店牠們是被逼一起生活,可能牠們回到新家後,其中一隻想成為『大佬』而欺負另一隻。」
若天竺鼠不適合群養,飛媽建議飼主花時間陪伴牠,陪牠玩,摸摸牠,讓牠知道自己不是孤伶伶一個。
關注動物農莊問題
不少動保組織都會到訪社區進行生命教育講座,豬友會去年亦開始走入學校,介紹天竺鼠讓小朋友認識。
為何說是介紹,因為飛媽說大多數小朋友看到天竺鼠,都誤以為牠們是兔兔或者倉鼠,「假若他們在街上發現遺棄的天竺鼠,都不知道尋求哪一個組織協助,需要透過講座來提高大眾對天竺鼠的認知。」飛媽說。
本港有不少動物農莊飼養了如兔兔、天竺鼠等小動物,讓入場的小朋友可以親親牠們。奈何這些動物農莊使用錯誤的方法飼養,如地下欠缺軟墊,令小動物腳底長期受壓致生腳瘡;不恰當的飲食,讓小朋友餵紅蘿蔔給牠們;居住環境又熱又濕,導致小動物有皮膚病。
因此,飛媽會在教育講座中教導小朋友盡量不要光顧這些動物農莊,而小朋友亦可向家長傳達這一信息。
其實飛媽曾向漁護署反映動物農莊的問題,但漁護署的立場是動物農莊有提供食物、水、有遮蓋的居住環境給牠們,並不構成殘酷對待動物。得到如此答覆,飛媽亦無能為力。
飛媽亦會致電愛協,告知他們這些動物農莊存在問題,愛協督察亦只能對動物農莊作出勸喻,要求他們改善動物的生活環境,但他們接受與否又是另一回事。
最後,若市民已準備好飼養天竺鼠,除了從豬友會領養之外,愛協亦有天竺鼠開放領養,有興趣可以到愛協網站查看。
新手「豬友」必修班
各位新手家長,如果你對天竺鼠有以下疑問,「咕咕聲係咪唔鍾意我?」、「點樣先知道天竺鼠生病?」、「點樣幫天竺鼠扮靚?」,就要參加「天竺鼠豬友會新手班」,飛媽會解答以上問題外,還會教導如何與天竺鼠培養感情,令牠們不停對你「PUI PUI」。
*天竺鼠只在開心時才會「PUI PUI」叫。
寵物領養 | 「緣來是你」感人領養故事大徵集|人氣王將贏價值逾HK$2,000度身訂製寵物禮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