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被非法捕獸器所害 前手枯乾見白骨 幸獲毛守救起

更新時間:17:52 2025-05-08
發佈時間:17:52 2025-05-08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列明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管有捕獸工具,亦不可利用捕獸工具捕獵任何野生動物,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
雖然有法例監管,但沒有執法人員,導致野生動物及流浪動物遭受捕獸器所殘害。

日前,毛守救援就在大埔的太和泰國寺救起一隻前手只剩下白骨的流浪貓。
據了解一到晚上,不少流浪貓走到寺廟內討飯吃,而寺廟的僧侶亦大發慈悲,每晚都會投餵流浪貓。
某日,僧侶在投餵時看到一隻浪貓左手吊起不着地,隔兩日後浪貓左手已見白骨。由於浪貓受傷後十分警惕人類,僧侶不能捕捉牠,於是向毛守求助。

期後毛守Kent到場設置陷阱並成功救起浪貓,為牠取名「Deecup」。Deecup是一名男生,約一歲大。
經獸醫檢查後,Deecup的左前手的皮和肉巳被烏蠅蟲蠶食,只剩下白骨。雖然Deecup失去了左前手,但牠沒有放棄生存,每晚仍然一拐一拐的跑到寺廟討吃,十分勇敢。

Kent表示會為Deecup進行截肢手術,待完全康復後開放領養,為Deecup尋找一個溫暖的家,開開心心享受貓生。

另外,Kent估計Deecup是被非法捕獸器所傷害。因聽聞有人在寺廟附近的草叢或山坡擺放小型捕獸器,來捕捉田鼠、老鼠或其他小型動物。

同時,毛守指今年他們接獲非法捕獸器個案比往年增多,但不曾見過漁護署公佈檢控數字。
反之,漁護署將毛守多個捕狗籠視為非法捕獸器,沒收並對義工提出檢控。反而放置非法捕獸器的人士卻逃之夭夭,非常諷刺。

反非法捕獸器慈善步行日 

眼見無數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慘遭非法捕獸器所害,毛守救援將於5月31日,在將軍澳海濱公園舉行「毛毛守護行」。
是次慈善人寵步行目的是希望喚起大眾關注非法捕獸器及頻繁發生的毒狗事件。
參加者當日亦可以帶同愛寵一同參加,實行「毛孩為毛孩發聲」,大家的每一步,都為流浪及野生動物帶來多一份生機。

「毛毛守護行」

日期:5月31日 (星期六 )
地點:將軍澳海濱公園
時間:下午4時至晚上7時(開幕儀式於下午5時開始)
路程:全程約800米~1公里(中途可因應個人情況 自由休息)
費用:全免
報名請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