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養寵物可長壽3大原因

更新時間:18:36 2025-04-15
發佈時間:18:36 2025-04-15

現今社會養毛孩家庭多過養人類小孩家庭,又或家中兒女長大成家立室,長者養完人孩養毛孩,白天帶狗散步傍晚幫狗梳毛晚上和狗狗一起睡。事實上,養毛孩持別是養狗人士普遍較長壽,身心都較健康。美國研究就指出,養狗可以讓曾經患有心臟病或中風人士的早死風險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天要外出遛狗,或和狗狗一起進行不同運動例如公園的鍛鍊器械,飼主會因此增加運動量,更有助於延年益壽。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也顯示,有養狗且獨居的人,會比沒養狗的獨居者,死亡風險減少33%,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6%,心臟病發機率則是低了11%,故對獨居來說,健康好處多。

原因1:可降低患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表明,如你患有心臟病或曾經中風,飼養狗陪伴可以讓早死風險降低24%。而且心臟病與中風者返家後數年的死亡風險分別降低33%與27%。

此外,另一組養狗研究人員發現與未養狗的人相比,養狗人士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4%、心臟病發作後死亡率降低65%、心血管相關疾病死亡率則是降低了31%。

原因2:遛狗增加運動量使人長壽


養狗狗的好處不只有在幫助減低死亡風險,還有不少研究證明「養寵物可以改善人類整體的健康狀態」,例如根據統計,上了年紀的退休長者很少運動,但養狗之後因需要遛狗,平均每天會多出出23分鐘運動時間。

而且透過每天遛狗、外出走路,也因此減少久坐的機會,進一步降低心血管風險,不只如此,毛小孩可愛又毛茸茸的外表,能夠舒緩與提供主人療育與放鬆的情緒,經常摸摸寵物可以降低心跳與壓力。

原因3:心情好 延緩腦退化


養寵物不只為生活增添樂趣,根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研究表示,養寵物長達5年或是更久的時間,與老年人認知下降較慢有關聯。

研究人員美國科學院院士Tiffany Braley表示,「根據先前研究表明,人與動物之間的聯繫可能對健康有益,像是可以降低血壓或是心理壓力,而這次的研究結果表明,養寵物也可以防止認知能力下降。」

研究評估了1,369老年人(平均年齡為65歲)的認知能力數據,而這些老年人在研究開始時的認知能力皆正常,其中53%擁有寵物,32%是養寵物長達5年以上。

在研究中,受試者接受了多項認知測試,研究人員使用這些認知測試為每個人制定了一個綜合認知評分,評分中包含減法、數字計數和單詞回憶等常見測試,研究人員使用參與者的綜合認知評分,並估計養寵物年限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

研究發現,6年來有養寵物者的認知分數下降速度較慢,其中長期寵物者的差異最為明顯,與非寵物主人相比,長期養寵物的人在6年時的認知綜合得分平均高出1.2分。

Tiffany Braley指出,由於壓力會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養寵物能夠緩解壓力,該作用可能為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合理的理由,同時,陪伴動物也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這可能有益於認知健康,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我們的結果並確定這種關聯的潛在機制。

事實上,上述好處除了套用於養狗狗,養貓、養龜、養魚、養雀等都有同類效果。網絡上就經常見到老人遛龜、老人放雀等圖片。例如:

1. 香港代表:柴犬小丸與人類爺爺[email protected]
2. 台灣代表:老人與狗[email protected], 有狐狸犬mimi和豆柴豆芽菜。mimi 2023年畢業先回汪星。
3. 日本代表:72歲老爺爺三谷久生每天在街頭遛龜「蹦將」。
4. 日本代表:美佐緒奶奶與白貓福丸,2003年出現在倉庫,當時婆婆已80多歲,自此相依為伴。婆婆孫女用相機記錄婆婆與福丸的美好時光。2015年福丸因腎病先回貓星

所以,如果想老年健康,不妨現在就考慮養動物,但行動前一定要計劃清楚,養寵物是一生一世的承諾,任何原因都不可以遺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