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1:00 2025-07-18

小朋友從小學戲劇,投入不同角色,跳跳唱唱,唸對白,好玩之餘,還可以訓練不同的能力。有工作室開辦兒童戲劇班,用繪本作主線,以及運用感官遊戲,刺激五感;同時加強他們聆聽指令、空間感、身體自控能力、信心、表達能力、創意、想像力及合群性等,好處多多又好玩。
繪本作主題
今年成立的「叮噹工作室」,旨在透過戲劇發掘孩子獨有的潛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帶着愛、希望、夢想、自信,愉快和健康地成長。
這個兒童戲劇班透過好玩又有趣的劇場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聆聽、自控、想像及創作等的能力、建立群性合作的基礎。當中以繪本故事作為主題貫穿整個課程。期間,小朋友可以親身經歷故事中的情境,並在導師的引導下,一起創作新的情節或結局,更在最後的課堂向家長呈現努力學習、排練的成果。課程亦加入感官遊戲 ,從中鼓勵小朋友多看、多聽、多嗅、多摸,繼而開發和刺激五感發展。
此外,還設有結業證書、個人評語報告,而評估內容,還是根據教育局「兒童發展範疇」表現指標內的指引,分4個範疇:語言和認知發展、體能發展、美感及文化發展、情意與群性發展,藉此對小朋友的全面發展有更詳細的紀錄,讓家長對小朋友各方面的發展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
上課前玩樂
課程分為幼兒組(兩歲半至5歲)及兒童組(6歲至8歲)。在上課前提早10分鐘開放課室,給小朋友在課室玩玩具,熟悉課室環境,以及和導師、同學相處;同時,讓一班家長、導師一齊交流。當玩樂時間完結,小朋友要一起收拾玩具,從中訓練責任感、聽從指令、同儕合作。開始上堂時,導師、小朋友互相打招呼唱hello song,增加上課的儀式感。
在熱身的環節,小朋友可以在課室內四處走動;當導師拍一下搖鼓,他們需要停下來,接受導師給予的任務,而這些任務其實是之後活動的引子。跟着便正式進入課堂,在故事環節中,導師以一本繪本故事為主題,貫穿整期的戲劇課程,又會利用「教師入戲」、「感官遊戲」等方式,讓小朋友可以親身經歷故事中的情境,代入不同角色,發揮自主能力,對情境做更深入的思考;而透過感官遊戲,還可以刺激小朋友的五感發展。
在綵排的時間,於導師的引導下,與小朋友一起創作新的情節或結局,成為他們獨有的作品,接着排練一套10至15分鐘的話劇,當中包含唱歌和跳舞的元素,每個小朋友的表現機會均等。在下課前的5分鐘,導師會拍片,讓小朋友可以回家溫習,另家長亦可從中知道進度。下課前,導師會給予小朋友獎勵貼紙,肯定和欣賞他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