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祝福 | 李丞責

唐卡,除了是一種非常的藝術作品外,對藏傳佛教信徒來說,亦是一種重要的修行物品,主要功用其實是讓修持者能夠把佛、菩薩、佛母、護法等形象牢牢記着,於修持密法時更容易觀想到其形象。

唐卡在製作過程中,更會使用各種不同的聖物和法器,就連繪製時的顏料也有特定的神秘素材,最高級的唐卡由僧侶所繪,更是每下一筆便會念誦經文。可想而知唐卡的珍貴程度,難怪有特殊唐卡能以數十萬以至過百萬的金額售賣。

種類題材繁多

唐卡,藏語意為「松樹」,是一種畫在布幔、紙上的畫像。唐卡是藏傳佛教徒修持佛法時其中一種必備的聖物,又因為可隨意移動便於收藏,所以極具價值。唐卡由各種不同的材料製成,有用絲綢等拼貼縫合、編織等方式製作,又可分為刺繡、緙絲、織錦、緞貼、堆繡5種。

亦有繪畫類唐卡,用顏料畫在布上,表現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種,有的還有珠寶鑲嵌其間。畫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礦物質顏料和金箔,不但色彩艷麗而且可以保持幾百年依然鮮艷如初。

唐卡的題材廣泛,有佛教內容的佛本尊像、護法神像、祖師像等,其實也有一些歷史、民俗的故事內容,幾乎包羅了西藏生活的所有內容。 

唐卡有很多不同種類,但以佛菩薩、本尊造像為主,李丞責就收藏了綠度母唐卡。

源遠悠久主尊

繪製唐卡有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流派,但通常都會將畫布邊緣穿線掛在畫框上,在畫布塗一層膠水,晾乾後抹一層白粉糨糊,乾後以貝殼或卵石研磨畫布直到布紋消失為止,這樣着色時色彩暈滲合度,視覺效果柔和。畫師以碳筆畫出定位線和白描草圖,並以墨線勾勒,而畫面填色以單線平塗為主,先淺色,後深色,先背景、飾物,後主尊,最後畫眼睛。填色之後,還要重新勾勒輪廓線或沿輪廓線略加暈染,有些唐卡還要用金線勾勒畫面人物的瓔珞等佩飾。

唐卡的繪畫遵照嚴格的宗教圖像儀軌,每一種佛菩薩都有固定造型,畫家起稿時甚至利用方格放大的方法,將量度經的圖像複製到畫布上。

藏傳佛教的佛菩薩、本尊造像幾個世紀都沒有大的改變,造型變化較多的是由西藏土著神轉化而來的護法神。

唐卡藝術綿延永續

為讓更廣泛市民感受當中的平靜與祝福展示藏文化中精妙工藝及深厚文化底蘊,同時促進唐卡藝術傳承及保護,讓珍貴文化綿延永續。崇光啟德店全力支持鴻文慈善基金呈獻「雪域的祝福」唐卡展覽。

日期:6月29日(星期日)至7月20日(星期日)

地點:The Twins雙子匯1期10樓TT SITE(九龍啟德協調道12號)

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9時 

費用:免費入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