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8 2025-01-26
潮流愛玩「MBTI」16型人格測試,追求獨立思考、富有想像力的「INTJ」,被形容為建築師人格。香港建築師學會因而創作同名歌曲,訴說這份職業的故事。學會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林灝泓說,學會希望形象革新,鼓勵年輕會員參與活動,也希望透過歌曲,讓公眾認知建築師的工作。一個逾六十八年歷史的老牌學會,仍然求變,渴望緊貼時代。
正如林灝泓以「連結世代」的建築概念,應對人口和城市老化的議題,想像自己未來想要的社區,摘下學會頒發的青年建築師獎。從小熱愛跟着漫畫繪畫的他,形容成為建築師的道路就像《海賊王》的冒險之旅,他跟主角路飛一樣,寧願有自己的小團隊,都不願追趕龐大的海賊團;相比大工程中的一塊小小齒輪,他更喜歡參與小工程,享受更大的創作和自主空間。
走進林灝泓的工作室,地上擺滿一支支結他,是他和朋友「夾Band」用的。他鍾情東瀛文化,一身日本服飾,就連腳掌也穿上日式分趾鞋。從小到大,他喜歡音樂和畫畫,是學校的美術學會成員,看漫畫時又會跟着畫,最希望當上一位藝術家。
童年搬過兩次屋,分別在沙田和將軍澳居住,但就考入何文田的培正學校。每日坐火車上學,由新界穿梭到九龍最核心的繁華鬧市,放學經常會在旺角一帶流連。有一位中學同學,家人在女人街擺檔,每逢暑假,那位同學就會落場幫手開檔,讓年紀小小的他,很早已認知甚麼叫「朝行晚拆」,那些平時不會留意的城市面貌。對於在新市鎮成長的新界仔來說,走進油尖旺,會發現店舖不一定在商場裏面,也可以有朝氣地出現在街上。
讀書時代,他常常以油麻地一帶舊區,作為專題研習的對象。他總是覺得,油尖旺一帶的建築物有很多層次,地舖上面可能會有護老院、幼稚園、教會,再往上層才是一些住宅單位。走到街上,又會有一排排的攤檔,他形容這些都是自發性的空間,非在政府規劃下出現,而是由居民的生活需求慢慢油然而生,也是香港獨有的城市景觀。
冒險是為尋求自主
畢業之後,林灝泓在大則樓工作,參與過一些醫院和文化中心的建築項目,如同所有初入行的建築師,都要慢慢了解項目管理的流程,大至建築物規劃、小至外牆物料等工序,同時要熟讀建築條例。幾年之後,他在二〇二二年和拍檔創立自己的設計和建築公司,着手藝術裝置、展亭、室內設計等規模較小的項目。
沒有走上大建築行的傳統路徑,而是自己開公司從頭開始,他形容是個性問題,希望能夠做到一些屬於自己的項目。置身大公司,項目周期長,短則兩三年,長則要花上七八年,而他可以參與和控制的部分其實並不多。他心底渴望的,是可以投入更多,雖然現在做的項目較多都是非永久性、走向室內的,但由設計到落成,整個周期卻快很多,也可嘗試不同可能,學到的反而更加多。
就像他曾經為圓方商場,創作「Colour Symphony」夏日室內展亭,利用商場的天窗,把天然的日光灑落彩色的半透明裝置中,市民可以穿過和安坐展亭,享受全日不斷變化的光影氣氛。林灝泓說:「最大的滿足感,是能夠把建築的理念,放進商場的裝置裏面。現在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將建築上學到的思維,放進這些小項目當中,未來當然都會想接觸不同類型的項目,可以做到一些,未必一定要規模很大,但可能對社區和社會,有多一點影響的項目。」
成為一名建築師的道路很漫長,先要完成學士及碩士課程,再要考取牌照註冊,差不多花上十年時光。由青蔥的少年走入校園,再踏出校門時,可能都已經三十歲。林灝泓今年三十六歲,回想這段路程,就像一趟冒險之旅。他坦言:「其實我想開公司,做一些屬於自己的作品,都是被《海賊王》啟發。主角路飛寧願有自己的小團隊,都不想加入很龐大的海賊團,我都有被影響到。」
連結世代是為未來
正正因為這份冒險精神,渴望建築影響社會的想法,讓他摘下二〇二三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的青年建築師獎。學會以「雙老化」為主題,徵集不同方案,敲問一個建築師,怎樣應對人口老化及居住環境老化的雙重問題。林灝泓提出「連結世代」的概念,當一個社區老化時,除了重建舊建築,將原區長者遷往其他社區、重新生活外,會不會還有其他做法?
他的想法是,將這些舊建築改建成適合不同年齡層居住的大廈,加入新元素,吸引年輕居民入住,提供共享空間,滿足長者和年輕人的需要,「讓兩個世代的居民,同一大廈屋簷下,讓社區不再老化,同時保留原有社區的面貌,讓長者可在熟悉的環境下繼續生活。」
「社會是一個整體來的,我思考長者時,也會考慮到年輕人。當社區更新時,我想將年輕人融入長者的議題當中。一個發展要顧及到不同的人,才可以令到我們的社會可持續發展。」
他認為在「雙老化」的問題上,不應以第三者的角度思考,因為任何人終有一天都會變老,今日構思的項目,到落成時,其實也就是自己使用到的時候,作為建築師,永遠不是思考當下,而是想像未來,任何建築物也是為未來而建。「更要問問自己,如果我將來老了,我想要一個怎樣的社會?想身邊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到時我老了,要怎樣跟年輕人連結?」
建築師要懂得閱人
作為一個三十歲走向四十歲的青年建築師,他形容自己就像一個橋樑,站在上一輩和年輕一代的中間,他希望將不同世代連結,這樣社會才可以有一個健康的溝通。
今時今日,他覺得市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和要求都比以往大,以前的公園可能只會擺放幾張木椅、在石枱上畫個棋盤,讓人休憩下棋,但現在新落成的公園,不再只有從前「倒模」的滑梯和鞦韆,而是加入了很多新想法。
社會上也有工作坊,讓建築師跟社區互動,了解居民實際的需求,而做出合適的設計。他認為一個成功的建築師,要有能力閱讀不同人的需要、不同地方的文化,從而提供一個合適的設計給用家。當牽涉公共項目時,所謂的客戶,其實就是當地市民,要考慮到他們的需要。
畢業生挑戰大 放眼世界尋機遇
千億財赤、經濟放緩、基建項目量減少。林灝泓形容,畢業生的求職情況較以往困難。他指,建築系每年的畢業生不多,一般大小公司都能悉數吸納,但今屆並非如此,得悉有畢業生到年底還在找工作,是以往較少出現的情況。
他認為,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發展軌跡,可能有一段時間會爆炸性發展,需要興建很多樓宇,建築師閉上眼都能找到工作,但現在香港相對發展到一定位置,過了那個爆發的年代。作為本地建築師還有甚麼可以做?他覺得隨着科技發展,像他公司般,兩個人都營運得到,可以承接簡單的項目,或可鼓勵年輕建築師,發掘更多的可能性,不用困於傳統的職場道路。
另一個可以探索的方向,是其他地方的機遇。他指其他地方可能有發展需求,問題在於,本地建築師如何接觸到這些需求,做到一些香港以外的項目,也是他未來會思考的方向。
《東周刊》最新一期提早1月25日出版!隨書附送《蛇年行運東勝》
千呼萬喚的《蛇年行運東勝》於1月25日隆重登場,雲集全港9大玄學名家!隨最新第1118期《東周刊》附贈,於便利店、各大報攤發售,記得去買返本睇吓點蛇年如何行大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