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3:38 2025-01-19
過去一年,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上屢獲佳績,尤其在巴黎殘疾人奧運會(殘奧)中國香港代表隊勇奪三金四銀一銅。港隊返港當日,有一張熟悉的面孔帶着滿足的臉容,以銀牌佳績正式宣布退役,他就是港隊老將,征戰輪椅羽毛球十五年的陳浩源。
訪問當天,陳浩源剛完成試身,為新城電台音樂頒獎禮主持一職作準備,「做主持不是我的範疇,但主辦方想我試試,我就有這個機會。殘疾人士又有義肢又有輪椅,要着得靚好困難,因為要找到衣服適合我們穿着並不容易。」今年新城破格邀請一班運動員任主持,讓運動員有更多機會與大眾見面,這是運動員地位能在公眾層面再提升的明證。
征戰輪椅羽毛球十五年的陳浩源,見證着市民大眾對運動員的認識、支持度大大提升,近年更常被市民認出要求合照。回想他的運動員生涯,是由一宗嚴重的交通意外開始,「中七畢業後,因自覺口才不錯, 就去做銷售及市場策劃, 一直做到二十三歲那年出事。當時在內地工作完坐車回港,我坐在後座睡着了,醒來已身處香港醫院。當中只記得一些片段,例如曾經痛醒過,主要是家人告訴我發生了車禍,說我因為被夾住,所以左腳被消防員當場切走,之後做了十八個小時手術,輸了十六包血,才救回我一命。」
陳浩源坦言,瞓在醫院時無暇思考失去左腳的問題,直到康復出院,思緒才開始襲來,「每天都在醫院搏鬥,要做整形、植皮,差不多每四日做一次手術,單是要麻醉的也做了二十多次。直到離開醫院,才真正思考我未來該如何生活?當時還很年輕,我是天生樂觀的人,但仍不懂將來如何走下去。由六呎高變成得四呎,以前是個大男孩,現在坐在輪椅上,推商場門都要人幫,又怎樣工作呢?那是我最掙扎、最黑暗的時候,比躺在醫院更不開心。」
找到精神支柱
因為不想向家人伸手拿錢,希望活得有尊嚴,於是陳浩源經朋友介紹,由文員做起,等到有機會再轉職,直至做回老本行的市場推廣。不過賺錢自給自足的滿足感,原來及不上做運動的快樂。陳浩源自小十分好動,甚麼運動都玩,讀書時最喜歡打羽毛球。車禍之後,他第一時間想起的,也是羽毛球,「出事後最怕這輩子都做不到運動,所以一出院便立即報班打羽毛球,報了香港殘疾人體育協會的訓練班。見到一個有底子的人來報班,而且是二十四歲,他們都好開心。」
陳浩源藉着課程重新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滿足感,終於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每星期打一次,是我最期待、最開心的事。打了七八個月後,在一個周年比賽得到第一個香港冠軍。那個獎跟亞運、世錦、奧運相比當然不特別,但今日回看,那是讓我重新站起來、最重要的獎牌。」
羽毛球讓陳浩源找到自己的價值, 因此由一星期打一次,到兩次、三次,每次都更認真、更落力。二○○九年,他開始代表香港打友誼賽,二○一○年到廣州打亞洲傷殘運動會。當年陳浩源仍未做全職運動員,還要一邊上班一邊打波,但因為體壇出現一件大事,讓他決心走上全職之路。
他說:「就是在二○一四年,得知二○二○年殘奧運動會,會加入輪椅羽毛球項目,所以一定要準備好,所以在二○一五至一六年,一星期練五日,那兩年是我自己貼錢練足五日的,同時亦要工作,終於在二○一七年,決定成為全職殘疾人士運動員。」
陳浩源坦言,曾有不少其他項目的教練,軟硬兼施邀請他「過檔」,但最終都被他一一拒絕,「我很喜歡羽毛球,堅持的原因是真心喜歡這項運動。如果為了成績去玩籃球或劍擊,我一定會放棄。」
即使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甚至因為香港沒有對手練習,要到韓國隨隊集訓,他仍然堅持,「香港未出現過輪椅羽毛球,但我硬頸,為何不可以做第一個呢?就試試行得多遠。」結果確是走得比想像中高、更遠。
挑戰世界第一
雖然輪椅羽毛球納入二○二○年殘奧項目,但世事又給陳浩源一次打擊,因新冠肺炎爆發,準備了多年的心血,很可能付諸流水。他一邊戴着口罩辛苦訓練,一邊撐過壞消息的打擊,最終參加二○二一年東京殘奧,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
談到運動員生涯中最難忘幾場戰役,必定要提地上最強對手金正俊,「我是一個不錯的運動員,由二○一五年開始名次都維持在第三、四名,前面都是韓國運動員。到二○一七、二○一八年升上第二,第一名正是韓國選手金正俊,他七年未輸過,結果我在二○一八年十一月成功打敗他,震動了羽毛球圈。很開心證明自己一路走來沒有錯,原來真的能挑戰到世界第一,也啟發了其他選手。」
上屆巴黎殘奧,是陳浩源的最後一戰,同時讓他感到無比壓力,「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個國際賽,很大機會有遺憾,因為對手是于秀榮,我在世錦賽就是輸給他,第一次沒有拿到獎牌。全世界都覺得,(于秀榮)二十一歲應該贏三十九歲,但最後我打贏了他,得到銀牌,是給自己寫下一個『靚仔』的句號。」
其實陳浩源要對抗的不但是年齡,還有質疑的聲音,「隨着年齡增長,我開始多病痛,會有聲音質疑自己『何不一早退呢?就不用被人打落水狗!』這些心態都要自己去調整。」
銀牌光榮退役
「有人說得到金牌才算圓滿,但運動員講天時地利人和,疫情時我覺得自己水平是世界第一,但未到你就未到你。十五年的運動生涯,已有七年半是世界第二。甚麼是搏盡無悔呢?是你付出一百二十分努力,緊緊地擁抱得到的成果,找不到一刻可以挑剔自己,那就是搏盡無悔。」
孤身走路的遺憾
陳浩源自成為香港輪椅羽毛球第一人,到正式從國際賽退下,一直保持優秀的成績,但回望球壇歲月,他仍有一個遺憾。
「沒想過十五年來沒有選手陪伴我,我是第一代,由零開始,到兩屆奪獎牌,走了整個流程,最終都沒有人接棒,是一個遺憾。即使講起輪椅羽毛球就想起陳浩源,但這件事一點都不型,因為下屆輪椅羽毛球,香港沒有人參與,沒有人會再提這個項目,是真心感到傷心。」但他許下承諾,日後若有人想學習輪椅羽毛球,他隨時願意免費教授,希望火種可以重燃。
至於接下來的工作,他早有計劃,「會繼續讀書,拓展自己的公司,辦培訓殘疾人士、SEN(特殊教育需要)同學的演講班,解決自信及與人溝通的問題,也繼續去不同公司做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