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43 2024-11-10
毫無藝術文化背景的錢敏華,早在三十多年前投身藝術行政工作,現為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是本地藝術行政的先行者。她初出茅廬時誤打誤撞進入當年的市政總署任職文化經理,先後被派到香港話劇團、藝術節辦事處及香港中樂團,唯有頂硬上邊學邊做。
及後中樂團公司化,當時急於招聘行政總監,錢敏華臨危受命,於是離開公務員鐵飯碗行列,轉至一個前途未卜的私營團體。
「能與藝術家一齊工作發揮創意,這份樂趣及滿足感並非金錢可代替。」全情投入中樂團的錢敏華,讓中樂普及化,更曾創健力士紀錄。這些經歷促使她當上了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名正言順成為一眾藝術家的保母。
自言出身普通家庭的錢敏華,全因阿媽一句「紀律部隊有制服着,慳錢呀」,她第一份工便去投考入境處。加入紀律部隊工作後,有一天她看到市政總署請文化經理,覺得幾有趣,便走去報考及申請調職。她如此大膽決定,皆因政府內部調職,可連薪酬及試用期帶到新職位,且如不適應又可調回原職。就這樣,她無意間打開了人生下半場的命運大門。
市政總署牽涉很多民生事務,包括藝術場地,「入職後我被派駐香港話劇團當助理經理,那時我對話劇以至藝術都是白紙一張,卻被這個極具創意的行業吸引着。我跟兩位藝術行政前輩邊做邊學,他們鼓勵我多去睇排練,逐步了解甚麼是藝術行政,如何協助藝術家。」
在香港話劇團期間,她專責跟隨導演, 回憶中這是最棘手的工作,也是令她「功力」迅速大增的捷徑。導演通常創意無限,不時會突如其來要求變陣,藝術行政人員須迅速配合,「試過有一位導演在話劇開始前兩周,突然要求轉為A、B兩組演出,這代表要即時找多一批演員上陣,宣傳上亦要作出變動告訴觀眾,急切程度可想而知。」
親自派送宣傳單張
她曾與已故著名舞台劇導演古天農共事,古執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及《伴我同行》時,她負責市場部。這兩套話劇由政府新聞處做推廣,但宣傳範圍僅限於發新聞稿及基本宣傳。
古天農擔心售票情況,她希望能多出一分力,想到書局多文化人,便逐一致電多間大型書局,詢問能否放置話劇宣傳單張在書局內。獲書局答應後,她放工後馬上拿單張給對方,「本來找人速遞便可,但我希望親身到書局與他們打招呼,打好往後合作關係。」
在香港話劇團工作約四年後,她被調職到藝術節辦事處,學會不同類型節目的行政經驗,直至一九九六年調任至中樂團當節目經理,自此一做二十多年,更當上行政總監一職,「話劇的觀眾是大眾,中樂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未普及,給人的印象是老套,所以我好想做些事,令大眾更了解中樂。」
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加盟後,希望能在某些節日作特別演出,曾研究過新年或聖誕節,前者多人外遊,後者西方色彩濃厚,未必適合中樂表演。後來錢敏華提議不如揀情人節,在酒店安排情人節晚餐,飯後觀眾可聽中樂,打造一個「情人節音樂會」。建議獲通過後,她便着手聯絡尖沙咀及中環的五星級酒店,讓觀眾飯後可漫步到表演場地繼續欣賞表演。
在選曲上,閻惠昌想用傳統中式情歌,但她建議應要貼地一點,用中樂演奏流行情歌,讓觀眾較易有共鳴,「記得其中一首是當時流行的〈999枝玫瑰〉,奏樂時閻惠昌拿着玫瑰花拋向台下,與觀眾交流,還有丈夫接得玫瑰後立即送給身旁的太太,場面的確很浪漫。連串節目鋪排,令整個情人節的演出變成非一般的音樂會,自此更成為每年一度的中樂團節目。」
與藝術家共事樂趣多
及後中樂團進行私營化,雖然公開招募行政總監,但距離正式轉型僅餘一個月,還未找到合適的舵手。理事會也着急了,便向康文署提出找同事接任該職位,並詢問錢敏華的意願。
「那時我在中樂團已工作多年,與理事會成員合作無間,但要放棄公務員的高薪厚職及福利,轉至非牟利團體,雖然是同一個機構,但變成了前途未卜,當時確實有掙扎過。不過能與一班藝術家一起工作,發揮創意,當中的樂趣及滿足感並非金錢可代替。」錢敏華說。
為了將中樂普及化,中樂團曾作出多項富創意的活動,其中一次是破天荒在全港招募一千名市民與中樂團一齊拉二胡,將中樂帶入社群,達到普及與宣傳效果,此舉更打入健力士紀錄,「這個活動由閻惠昌構思出來,我負責執行,打造中樂團這品牌需要藝術及行政相配合,令一加一的力量大於二。」
藝術行政較一般行政工作需要更多創意, 錢敏華形容像藝術家的經理人兼保母,保護及協助他們專心發揮所長,表演以外各項工作交給她及同事來處理,好像推廣及售票、找贊助商、處理場地及物流等,各項流程多不勝數,「藝術家練習時經常進入忘我狀態,有時要叮囑他們吃飯,因而建立了互信和關心。」
除了推廣及吸引觀眾外,做藝術行政,即使蝕錢也要有使命地堅持做。二十年前,有位作曲家寫了一份作品,那時候從觀眾到中樂團團員皆一致劣評,但藝術總監還是堅持一演再演,「我曾問那位作曲家你有何感想? 他指這曲並非寫給當時的人,是給二十年後的人聽。」
冀吸引年輕人入行
如是者那樂曲不時會出現在音樂會,但情況仍是未如理想。直至近年在俄羅斯演出,曲目被放在中間時段演奏,竟然引來觀眾即場叫Encore,這是很罕見的事。錢敏華說:「回港後我將樂曲給年輕同事聽,他們均讚好,可見藝術家是有前瞻性的,我們做藝術行政,有些事也應該堅持。」
錢敏華今年初接棒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一職,該會其中一個任務是為從業員提供培訓及發展機會。她當委員時已建議要舉辦基礎課程給入行的新人,因為行內的中高層別說上堂進修,連教導新人也難以抽身, 故可由該會協助培育新入職者。還有出外交流也很重要,該會安排會員到大灣區作文化交流,不僅大型藝術團體,也接觸小團體,全面體會到不同層面的藝術發展。
當主席後,她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在中學及大學推廣藝術行政工作,讓更多學生認識這個行業,「不少人以為做藝術行政總要懂得一兩項藝術,但我到現在仍是音樂門外漢,入行前曾問前輩這樣可行嗎?對方給我的答案是,做藝術行政不用識音樂,只須懂得講音樂,意思是要將它推廣給大眾。」
藝術行政講求溝通技巧
藝術行政工作在香港日趨流行,部分大學更設相關碩士學位。錢敏華由一張白紙經過三十多年後當上藝術行政協會主席,她告訴有興趣入行者不一定要本科出身,但必須具備合適的性格。
對於藝術行政有興趣者,在確定自己真心想入行前,不必一開始便去攻讀相關學士或碩士課程,外行人也可加入該會,在公餘時間參加課程或活動,認識業內人士及工作性質,才能真實體驗自己是否合適。
要在藝術行政工作上發揮得好,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及聆聽能力,性格不能主觀,因這工作要與大量單位溝通,如藝術家、舞台工作者、贊助商、觀眾、政府及學校等。此外,反應快及情緒智商要高,因演出時會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及變數,應變力及抗壓能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