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有助拉近與雀鳥的距離。
聽大自然的話 鳥類生態專家關朗曦
更新時間:09:19 2024-06-16
發佈時間:09:19 2024-06-16

曾經有人投訴俗稱「升Key雀」的噪鵑發音很嘈吵,覺得被牠們騷擾,甚至要求漁農自然護理署出動將牠們處理掉。鳥類生態專家關朗曦認為,或許這正是一個很明顯的集體症狀,香港人都患了「大自然缺失症」。

鳥聲能讓人紓壓,但城市人尤其是香港人,自小缺乏與大自然接觸,漸漸失去了與大自然融和的天性。

關朗曦不僅聽到了,更受惠於大自然的聲音,讓他由一位有讀寫障礙的小孩,蛻變成鳥類生態專家。他不但讀懂了都市人已忽略的聲頻,甚至連在市區,也找到觀鳥的樂趣。

 

熱愛觀鳥的關朗曦,忍不住為兩隻紅耳鵯拍攝寫真。
熱愛觀鳥的關朗曦,忍不住為兩隻紅耳鵯拍攝寫真。

 

外國有人形容,現今社會很多人與大自然很割離,自覺與大自然生態沒有關係,其實是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當然這症狀並非醫學上的疾病,而是呈現出來的一種實況。

六歲便隨着父親去觀鳥,長大後修讀視覺藝術,將藝術、攝影及觀鳥結合,並發展成一門鳥類生態藝術工作的關朗曦說:「大自然對人類有很多好處,能有助我們的精神健康, 有研究指出, 觀鳥有助減壓。」

根據香港觀鳥會統計,本地及外地會員超過一千七百人,關朗曦是其中一位。他既有攝影技術,也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畢業生,近年更成為香港觀鳥會的香港鳥類生態藝術工作坊導師,主力結合保育和攝影創作。他認識鳥類更認識土地與大自然的關係,因而成為香港少有的鳥類生態專家。

大自然對人類來說是不可或缺,但人類習慣了城市生活,覺得自己不太需要大自然。關朗曦建議:「每天花半小時去聽雀仔聲,已有減壓作用。反之,若我們完全不接觸大自然,長遠會令我們的心情和精神健康變差。」

 

做好保育工作才有機會讓下一代認識大自然。
做好保育工作才有機會讓下一代認識大自然。

 

隨時隨地可觀鳥

不少香港人會以為,觀鳥就要去米埔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但關朗曦不完全認同,「我覺得自然觀察最好由住家附近開始, 或是找最容易去的公園、山邊也可以。」自然觀察毋須刻意去一個偏遠地方, 他最初接觸觀鳥的地方正是九龍公園,一個坐落鬧市中心的普通公園,不難發現如麻雀、白鴿、相思、鵲鴝等雀鳥蹤影,「可能香港的山比較多,加上現時森林的質素越來越好,因此森林內的雀鳥數量一直在增加。」觀鳥會資料亦顯示,全港共有五百四十九種、逾五萬隻雀鳥,其中八成是候鳥。

較多香港人認識的候鳥品種是黑臉琵鷺,普羅市民可以在濕地公園觀看,公園偶爾亦會舉辦觀鳥團,讓公眾在專家指導下認識本地雀鳥。全球的白頸鴉數量很少,很多人熱衷追尋其芳蹤,沒想到,香港竟然是白頸鴉的「常蒲點」,「所以大家不要看輕香港,單是白頸鴉,已每年吸引不少外國人慕名來觀看。」

他續說:「還有大草鶯是另一種本地數量較多的雀鳥,一般會出現在香港或華南地區,主要聚居於高山上的草地或矮竹附近,都是香港獨有的特色。」不過,若然土地過度發展以致影響本來的生態環境,雀鳥或要「搬遷」到其他合適生活的居所,出現率將會隨之減少。

 

仙八色鶇顏色鮮艷容易引起注意。
仙八色鶇顏色鮮艷容易引起注意。

 

大草鶯主要聚居於高山上的草地或矮竹附近。
大草鶯主要聚居於高山上的草地或矮竹附近。

 

 

關朗曦鏡頭下的紅耳鵯,攝於受訪期間。
關朗曦鏡頭下的紅耳鵯,攝於受訪期間。

 

 

觀鳥重拾自信

自小透過觀鳥,讓關朗曦察覺公園內的雀鳥沒有枷鎖,可以自由地飛翔,這令他有點感懷身世, 因為他年幼時有讀寫障礙,因而成為教育體制下的失敗者,「默書時經常忘記詞語怎樣寫,學業成績很差。直至跟爸爸去觀鳥,認識多了大自然,也認識多了自己,才發現原來自己仍然有些東西可以好叻。」

因為喜歡觀鳥,父子倆會買一些圖冊回家鑽研,明明有讀寫障礙的小朗曦,卻會記得圖鑑內每一張相,無論在街上或公園,凡有鳥類飛過,都可以一一認出,且字正腔圓地讀出其名字,就像開了一道與世界連接的大門,及後更連昆蟲、植物都能一一辨認,讓他逐步走上生態專家之路。

 

關朗曦強調,親近大自然有助放鬆心情。
關朗曦強調,親近大自然有助放鬆心情。

 

從醫的關父喜見觀鳥令兒子免於強逼學習的痛苦,可以快樂健康地成長。長大後的關朗曦,除了與人分享觀鳥的經驗,偶爾也會去跟其他志願團體,分享他克服讀寫障礙的成長過程,給其他父母及孩子增添一絲希望。

中學畢業後,關朗曦考進浸會大學攻讀視覺藝術,畢業後更投身母校一個攝影教育計劃工作。他既喜歡攝影,也想加入更多大自然的元素,於是在二〇一八年跟太太(當時的女朋友)一起創辦嗚鴉自然教室。

 

關朗曦與太太於二〇一八年創辦嗚鴉自然教室。
關朗曦與太太於二〇一八年創辦嗚鴉自然教室。

 

他說:「那時我們工作了數年,各自有不同的範疇,但未有機會做一些自己最喜歡的事,我們很想在環境教育上作一些嘗試,於是便坐言起行。」他認為自然教育不一定是辨認物種,「可以是多面向的,所以很多時會加入一些藝術、美學和價值教育的元素。」

關朗曦憑對大自然的熱愛,透過觀鳥明白牠們的特性和生活習慣,細聽雀鳥的聲音,聽懂部分「鳥語」,知道牠們的心情和想表達的意思,了解大自然生態及環境對牠們的影響。加上他不時被邀請帶團觀鳥、開座談會或做導師等,久而久之,即使沒有修讀過跟生態學相關的課程,在環境教育界別中,很多人認受關朗曦是一位鳥類生態專家。

雖說香港有很多難得鳥種,但不能否認,城市的高速發展,令香港的雀鳥棲息地越來越少。關朗曦記得,以前冬季會有數百隻翹鼻麻鴨來港棲息,但近十年已沒再見其蹤影;再之前,還有一種常見的卷羽鵜鶘,也在十數年前消失了。

 

香港有多種雀鳥聚居,當中包括黑臉琵鷺。
香港有多種雀鳥聚居,當中包括黑臉琵鷺。

 

 

褐林鴞為貓頭鷹品種,棲息於水源附近的林中。
褐林鴞為貓頭鷹品種,棲息於水源附近的林中。

 

 

全球的白頸鴉數目不多,不少外國人特意慕名來港觀看。
全球的白頸鴉數目不多,不少外國人特意慕名來港觀看。

 

 

大自然與人類關係

目前仍有很多人不太認識自己身處的環境,「如果連自己與甚麼生物一齊分享同一個環境也不知道,那會有點可惜。」關朗曦希望大家多認識,也多珍惜,畢竟好東西不一定會長久擁有,「只要大家嘗試去認識,才能真真正正有機會保護好大自然。」

城市發展與保護大自然如何取捨?關朗曦說:「很多時都是大自然內一些『發不到聲』的雀鳥或動物,最終成為城市發展的犧牲品。既然牠們發不到聲,唯有我們幫牠們發聲。」

他強調:「無論城市與大自然怎樣割裂也好, 農業或畜牧業都依靠很多自然資源,所以人類是離不開大自然的,一旦失去,我們就『瓜得』。如果我們連現有的一切都不好好珍惜,那下一代或再下一代便真的會失去,我們不該剝奪後人認識大自然的權利。」

 

關朗曦於《童迷香港藝術計劃》中向小朋友介紹雀鳥品種。
關朗曦於《童迷香港藝術計劃》中向小朋友介紹雀鳥品種。

 

學鳥語 譜音樂

甄詠蓓戲劇工作室有一個專為年輕人和兒童策劃的藝術項目《童迷香港藝術計劃Lost Child Project HK》,並於二〇二一年正式註冊為慈善團體。其中「環境音樂」工作坊,正是由關朗曦和獨立創作歌手鍾宛姍(Olga)一同擔任導師,讓參加者觀察和聆聽大自然與雀鳥的聲音,了解不同時節或氣候的雀鳥生態,同步探索身體發聲方法,製作小型樂器創作歌曲,將自然元素化作悠揚悅耳的音樂。

大自然藏有各式各樣的聲音,譬如雀鳥在求偶、覓食、遇上危險等情況下會發出不同聲音,遠比人類想像中有更多樣式。關朗曦說:「我們嘗試聽一些不同的雀鳥聲音,牠們會靠聲音去定位及與同伴溝通。我們會將這元素放在創作上,那首歌最終會用於表演上。」他希望參加者能細心去了解其他住在大自然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