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0 2024-11-28
藥物可以使人出現過敏反應,輕則出疹,重則可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有藥物過敏當然要萬分小心,然而有些人「以為」自己對某種藥物過敏,導致患病時都無法使用該種有效藥物。 到底真正的藥物過敏如何判定?今期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詳談藥物過敏及相關測試,釋除大家用藥疑慮。
初為人母的韻芝懷孕將近九個月,寶寶即將出生,她與丈夫非常期待。三十歲的她甚為緊張,做足一切產檢,只求寶寶能夠平安健康。
踏入第三十六周,韻芝除了要接受超聲波檢查了解胎位之外,亦要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查。如孕婦帶有這種細菌,通過產道出生的嬰兒就有機會受到感染。檢查結果顯示,她不幸帶菌。
帶有乙型鏈球菌的孕婦,只要在產前注射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殺死細菌便可,然而根據藥物紀錄,韻芝四、五歲時,曾接受「盤尼西林」治療而出疹,未必適合再次用藥。這個情況無疑令她感到不知所措︰一旦使用其他抗生素,有機會衍生更大副作用;若然不接受抗生素治療,寶寶則可能會被感染。
為了進一步了解對「盤尼西林」的過敏反應,韻芝決定接受過敏測試,結果竟然是,她對這種藥物沒有任何過敏反應。韻芝直言大惑不解,惟只要能夠用藥對付病菌,減低寶寶感染風險,她便安心。
過敏反應有快有慢
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對外來物質產生排斥,所謂「藥物過敏」,就是指口服、外敷或注射了某種藥物之後引起的過敏反應。
仁安醫院過敏中心副總監,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蔡宇程指出,藥物過敏引起的反應可分為急性及延後性,前者通常在接觸藥物幾分鐘至一小時內出現,患者可能會有蕁麻疹、呼吸不順、血壓急降及黏膜浮腫等症狀,這與特定免疫球蛋白(Specific IgE)有關。原來,免疫系統會針對致敏原而製造出IgE,當肥大細胞遇到IgE,便會釋放出發炎物質,並在身體引發過敏症狀,導致不良反應。
至於延後性藥物過敏,則可能在患者用藥半天至一天後發生,藥物在身體累積了一段時間,會漸漸地湧現紅疹等常見反應。蔡醫生說,部分個案或會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使皮膚黏膜潰瘍,並可能波及身體器官,使肝、腎功能下降,嚴重時更會因器官衰竭而死亡,機會率雖然相對較低,十萬人中僅有一宗個案,但是不能因此掉以輕心。
有時候,患者可能曾經服用過某種藥物後相安無事,卻在第二、第三次服藥才出現過敏反應。蔡醫生解釋,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即時出疹,亦有機會在反覆接觸藥物後,藥效累積之下,因而出現過敏反應。他提醒,假如用藥後感到不適,應該盡快求診,並且記下用藥時間及種類,以便醫生作出即時應對。
究竟有哪些藥物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我們必須小心使用呢?蔡醫生舉例,個案中韻芝使用的「盤尼西林」正是其一,它屬於青霉素類,是第一線抗生素藥物,可用於治療鏈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雙球菌等細菌引起之感染,他說︰「由於它的使用率非常高,故此出現過敏反應機會亦較大。」
另一種常見引起過敏的是麻醉藥或稱肌肉鬆弛劑,可以引起血壓急降、紅疹及皮膚浮腫;第三種為消炎止痛藥;最後就是一些化療藥物及生物製劑。
多樣測試找致敏原
當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首先要停止服用疑似引起過敏的藥物,並且觀察症狀是否惡化,尤其有否出現呼吸困難及意識模糊,如有要立即求醫。其次是盡快減輕不良反應,如已經確診並由醫生處方藥物,情況緊急時需在肌肉注射腎上腺素,再使用抗敏感藥及類固醇等藥物,緩減不適。假如情況嚴重,可能需要安排入院,甚或在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
「緊急處理之後,醫生需要找出哪種藥物導致不良反應,包括調查症狀出現時間、服用劑量及症狀的表現。例如,皮膚出現紅疹不一定是過敏造成,也有可能是病毒所致。故此,我們必須掌握患者的醫療紀錄,條件許可的話,會在患者康復後四至六星期安排藥物過敏檢查,以找出導致過敏的真正原因。」
過敏測試,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皮膚測試、血液測試及藥物過敏激發測試。皮膚測試是指在患者皮膚表層刺入極少量致敏原,假如過敏,該處皮膚便會在短時間內紅腫。不過,蔡醫生指出,並非所有個案也能透過皮膚測試揪出致敏原,例如消炎止痛藥物或其他口服藥物,就難以藉着這個方法了解是否有過敏反應。至於血液測試,則適合無法進行皮膚測試的患者,惟靈敏度較低。
相對之下,蔡醫生指藥物過敏激發測試則屬評估的金標準,做法是在醫護人員的監察下,患者需要分多次、由小至大份量使用懷疑導致過敏的藥物,期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相關症狀。由於這種測試涉及一定風險,故此必須在有急救設備的診所或醫院進行,以策安全。
假設經過測試,確認患者對某種藥物出現過敏反應,一般建議以後避免再次使用,唯獨「盤尼西林」例外。蔡醫生解釋,雖然該藥物是其中一種最常導致過敏反應的藥物,但是反應會隨着年月過去而消失︰「研究指出,對『盤尼西林』過敏人士在五年後,有五成機會對此不再過敏;十年後,更有八成機會完全甩掉過敏反應。正因如此,確切評估過敏與否,是非常重要,否則或會錯失最佳藥物治療機會。」
蔡醫生曾遇過一位女士個案,對方在二十年前接受過「盤尼西林」治療,卻出現了嚴重過敏反應,一度需要接受心肺復甦。去年,她因為感染而需要入院治療,並有需要使用到該種藥物。由於事隔二十年,主診醫生認為能夠用藥的機會頗高,故此先後替她進行皮膚及藥物激發測試,結果同為陰性,令她得到了合適藥物治療並且康復。
錯誤標籤錯過治療
比起這宗個案,韻芝對自身的過敏經歷,笑言是曲折離奇,她並非「盤尼西林自然消失」,而是她對這種藥物沒有過敏。蔡醫生坦言,社區上確實有不少人被錯誤標籤為藥物敏感︰「可能用藥後曾經出現少量紅疹,結果就被標籤成『不能再使用某種藥物』;亦曾經有患者因被列為不能使用三至四種抗生素,結果無藥可用;也有個案因此而要使用較為昂貴的替代藥物。」
事實上,香港大學醫學院於二○二二年曾發表研究,指本港每五十名市民就有一人被標籤為對「盤尼西林」過敏,但查證後當中九成人並沒有這個問題,這種錯誤標籤有可能令患者改用其他藥物或治療方法,或因此增加死亡率、住院治療及醫療費用,甚至導致細菌出現多重抗藥性,故認為有需要就「盤尼西林」過敏測試訂立新指引。蔡醫生亦認同,錯誤標籤有可能令人錯過有效藥物以失去治療機會,必須加以正視。
撇除「盤尼西林」,如果患者真的不適合再使用某類藥物,是否代表無法接受治療呢?蔡醫生說,這關係到患者使用哪種藥物,例如阿士匹靈,患者可以接受脫敏治療,使其能夠重新用藥︰「做法是把藥物劑量拆細,由一微克開始逐級加上去,待患者慢慢適應藥性。文獻指成功率接近百分百,惟僅屬暫時性,一段時間後,過敏反應可能重現。」
另一個處理方法是使用替代藥物,舉例患者不適合使用「盤尼西林」,可以依據種菌報告,選擇其他合適的抗生素;像鉑金類化療藥物,則要視乎患者的療程安排及是否有替代藥物,假如必須接受該種藥物治療,並且每隔兩至三星期才需要吊針,就可以嘗試以極少及緩慢形式落藥,達至脫敏及治療效果。
不過,對於使用麻醉藥或肌肉鬆弛劑而言,則需要透過皮膚測試找出與其結構相似的藥物,從而替代使用,暫時就未有數據證明可以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