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檔案|本地調查:近半數受訪市民擔憂食水水質

更新時間:16:57 2025-07-31
發佈時間:16:57 2025-07-31

關注食水水質  保障飲用水安全

水分對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為了解香港市民的飲水習慣及對飲用水水質的關注,有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因食水污染相關新聞而感到擔憂,而更有將近六成受訪者曾發現住處或辦公室的飲用水質出現異常情況。這反映出社會大眾對飲用水安全的關注。有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提醒市民,除了養成健康的飲水習慣外,也應關注飲用水的質量,保障健康。


不宜「以茶代水」

一般而言,建議一般成年人以每天飲用8杯水為目標。而有不少市民有「以茶代水」的習慣。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唐俊業醫生指出,咖啡與茶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具提神作用。而事實上,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引致焦慮、心跳加速、手震、胃部不適及影響睡眠等問題。市民應根據個人體質及需求適量飲用,尤其孕婦及授乳婦女應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


近六受訪者指飲用水質曾出現異常

另一方面,為了解港人的飲水習慣及對水質的關注,醫健連線就此進行調查。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未能達到每天飲用8杯水的目標。此外,近六成受訪者發現住處或辦公室飲用水水質曾出現異常;近半數受訪者因食水污染相關新聞而感到擔憂。


水質樣本達至標準

為進一步了解本港食水水質及淨水器的使用效果,機構於本港多區抽取水質樣本進行化驗,包括氣味、礦物質、新興污染物如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等。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符合標準。

化驗結果顯示,淨水器能減少食水氣味。此外,考慮到市民可能擔心淨水器會去除食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結果顯示,淨水器可保留水中礦物質,如鈣及鎂。唐醫生補充,相比之下,蒸餾水在淨化過程中會一併去除所有礦物質。有研究指出,長期飲用缺乏礦物質的水,或會對骨質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若長期以蒸餾水作為主要飲用水來源,可能對健康構成風險。

另一方面,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又稱為永久化學物,是香港食水中常見的新興污染物,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烷磺酸(PFOS)。這些物質會在人體內累積,長期接觸可能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增加致癌風險。此外,氯仿是另一種本港食水中常見的潛在污染物,更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及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列為可能致癌物。化驗結果顯示,經淨水器處理後,所有樣本均未檢出相關物質,顯示淨水器能有效過濾這些潛在污染物。

在食水監控方面,政府現時已設立嚴格的監測制度來保障食水質素,並訂立了適用於本港的食水標準。此外,當局亦會根據本地的監測數據及國際最新科學研究,定期檢視和更新監測項目及與食水相關的感官標準。不過,要留意的是,大廈水箱清潔不善或水管老化等問題,亦會間接影響最終到戶的水質。如市民對飲用水安全有所疑慮,可考慮按照政府的建議,採取預防措施,例如使用合適的淨水器,以進一步保障飲水安全。

(右)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唐俊業醫生、關注食水水質影響健康人士霞姐
(右)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唐俊業醫生、關注食水水質影響健康人士霞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