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都分好壞?胡亂戒口無助降低膽固醇?│康健講健康

膽固醇都分好壞?胡亂戒口無助降低膽固醇?│康健講健康

更新時間:18:30 2025-03-24
發佈時間:18:30 2025-03-24

膽固醇令人聞之色變,不少人根深蒂固地認為膽固醇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其實,膽固醇對人體並非必然有害,它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製作細胞壁、部分荷爾蒙的重要元素。膽固醇屬好屬壞,取決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的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主因之一。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過高時,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裏,導致血管內壁增厚,阻礙血液流動及形成血栓,對全身器官都可造成威脅,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發生的風險。
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稱好膽固醇,可吸收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並將多餘的膽固醇帶往肝臟進行分解,從體內排走,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好膽固醇還可減少炎症和含抗氧化功能,保持細胞強壯。反之,如果好膽固醇過低,不僅會容易出現炎症,同時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全科醫生古頌為稱,曾有患者向他表示戒吃高膽固醇食物後,膽固醇仍然居高不下。他解釋:「膽固醇的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自行合成的內生性膽固醇,另一種是來自於飲食。身體中約八成膽固醇都是由肝臟製造,只有約兩成膽固醇由食物吸收。由於身體製造的膽固醇多寡受脂肪攝取量影響,因此減少進食高飽和及反式脂肪食物,並保持恆常運動,乃是維持膽固醇水平健康的不二法門。」

戒口有助降膽固醇?

在飲食方面,要保持均衡及低脂飲食,減少攝取含高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及適量攝取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使血液更易凝結,會引致血管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促進肝臟產生膽固醇,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反式脂肪於植物油的氫化程序(在油中加入氫,令油從液體狀轉為半固體狀)形成,不僅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亦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呈液體狀態,適量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及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植物油、種子、果仁和水果,來取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保持血管暢通。 同時,可多吃含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麥皮、乾豆類,水溶性膳食纖維能與膽固醇相似的油脂物,如膽汁結合並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藥物降低膽固醇

有些病人對於服用藥物控制膽固醇十分抗拒,害怕一旦開始就要終生服用,認為戒口及改變生活習慣即可,但多年後仍然沒有成果。古醫生指,雖然任何對降低膽固醇有效的方法如戒口及運動都值得鼓勵,但事實上大部分膽固醇由肝臟製造,尤其是體內膽固醇合成過多的病人,單靠戒口是無法有效降低膽固醇的。加上,未必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制能力,又或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均需要藥物配合來控制膽固醇。
常用的控制膽固醇一線藥物為他汀類,能抑制肝臟製造壞膽固醇,降低四至五成膽固醇。但可能出現包括肌肉疼痛或發炎、肝酵素上升等副作用。若出現此等副作用,醫生會調整劑量或建議轉服其他降膽固醇藥物,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或注射PCSK9抑制劑。PCSK9抑制劑合併口服藥物使用,可進一步降逾五至六成的壞膽固醇,使患者更易達到理想的膽固醇水平。所以,如果醫生認為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服藥的必要,患者不須對此有太大抗拒。一般而言,一旦膽固醇水平變得穩定並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醫生或會建議停藥,以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來維持膽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