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7:35 2023-12-01

垃圾徵費即將於明年4月1日實施。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日前見傳媒,提到物業管理公司作為前線,面對垃圾徵費執行是巨大挑戰,坦言業界對環保署早前推出的「良好作業指引」仍有許多疑問。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副會長游錦輝稱,政策實施後初期或會有不同問題,如市民或亂掉垃圾,不用指家垃圾袋和放在不正確地方,「除了要有清潔工人收垃圾外,如果大廈住戶質素不好,有機會要增加人手再分類或整合,屆時清潔費又會增加。」加上大多私樓屋苑居民仍未了解垃圾徵費對管理費的影響龐大,預計最多或要加14%清潔費,因而增加整體管理費約上升6%的壓力。
增加整體管理費壓力
環保署早前曾表示,一個3至4人家庭每月垃圾費開支約30至50元,但因物管公司要「包底」,每名居民因此除了要為自己造成的垃圾付費外,亦要為屋苑處理違規垃圾承擔額外開支。以沙田第一城為例,明年4月至12月處理違規垃圾開支預計分別可達211.2萬元,或導致財赤惡化及加管理費壓力。
另外,該學會日前發表一份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合作,就新冠疫情對高密度私人住宅業專業管理所產生影響的問卷調查,當中訪問410位該學會專業會員及480位私人屋邨居民。其中有99%的物業經理認為疫情令工作量增加,原因是執行持續更新的防疫法規和抗疫措施;另92%物業經理轉為使用網絡平台與居民溝通互動,並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宜為下次疫情做好準備
報告又指,同時亦有98%物業經理表示疫情期間,主要面對無法向居民定期傳遞與疫情相關的最新信息、無法舉行業主組織會議以議決重要事項、防疫物資不足、以及政府的防疫政策不清晰等困難。
該學會同時向政府及發展商提出12項建議以提升對抗疫情的韌性。其中建議政府制定、修訂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加強香港對抗疫情的韌性;投放更多資源,資助現有樓宇設施的防疫改善工程;加強公眾教育以提升對公共衛生的認知及責任承擔;設立專屬電子平台,預早向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有關防疫措施的資訊,以便能及時安排人力和物資;給予「三無大廈」更多支援以提高抗疫能力;增加查詢渠道以解答疫情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對物業管理行業提供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