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郎一九年進軍香港,目前香港已成為集團貢獻最大的海外市場。

海外生意大旺場 壽司郎中港瘋狂擴軍

更新時間:13:03 2023-11-23
發佈時間:13:03 2023-11-23

大受香港人歡迎的日本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其母公司Food and Life Company(3563.T)上周公布截至九月底止全年盈利激增一點一九倍,其中香港成為最重要市場,收入按年大升六成七,佔海外市場超過三成半。

與不少日本企業一樣,壽司郎近年積極開擴海外市場,除在香港開店外,更已打入中國、台灣及泰國市場,海外分店數量已增至一百三十五間,由於海外市場增長快速,公司揚言在未來三年,海外分店將增至四百○三間,包括明年在香港再開多十一間。 不過,壽司郎不諱言受到本港人口減少及競爭激烈影響,每間分店收入將會減少,因此會仿效日本,引入節省勞動力商店模式確保競爭力,意味本港壽司郎或將更自助化。

雖然Food and Life Company的全年業績錄得大幅增長,但股價年初至今僅累升約百分之九,大幅跑輸同期日經指數近三成的升幅,一來受到年初有日本高中生在當地壽司郎狂舔醬油罐及茶杯事件影響,其次是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令市民擔心海產或變質,繼而拖累公司的業務。

 

壽司郎社長新居耕平感謝支持者早前在網絡上支持公司。
壽司郎社長新居耕平感謝支持者早前在網絡上支持公司。

 

本地市場不濟,猶幸旗下壽司郎近年積極在海外擴充,在後疫情時代的最新一份全年成績出爐,期內盈收按年增長百分之七,至三千○一十八億日圓;盈利增長一點一九倍,至七十八點九九億日圓,美中不足是整體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二百五十六點六億日圓,按年僅增長百分之一點九。

壽司郎在後疫情時代大舉進軍海外,成為母公司的救命草,尤其是香港市場最為標青。自從壽司郎於一九年進軍香港後,幾乎每日都大排長龍,現已成為最大貢獻的海外市場,包括香港的壽司郎及居酒屋「杉玉」在內的收入達二百三十三點七億日圓,按年大升六成七,佔集團整體收入百分之七點七,而香港區的EBITDA亦增長近六成至四十八點二一億日圓,已相等於集團整體EBITDA近一成九。

 

除壽司郎外,Food and Life Company在港亦有營運居酒屋杉玉。
除壽司郎外,Food and Life Company在港亦有營運居酒屋杉玉。

 

香港明年再開十一間

香港生意勁賺,壽司郎食髓知味,預告將繼續加開分店,目前在香港已有二十五間壽司郎及三間杉玉,目標在明年加開多十一間壽司郎,到二五年再多開九間至四十五間,二六年增至五十二間,力追美心旗下的元氣壽司。

不過,壽司郎不諱言受到本港人口減少以及新店增加產生的侵蝕效應,加上市場競爭,每間香港分店的收入都有所下跌,但公司將維持有盈利的業務架構,例如引入日本節省人力的營運模式,及繼續提供吸引的產品及價格,以吸引顧客,意味香港壽司郎將仿效日本,引入更多自動化系統,例如自助找錢機等,以節省人力成本。

 

壽司郎在日本一直力谷外賣生意,尤其在疫情期間。
壽司郎在日本一直力谷外賣生意,尤其在疫情期間。

 

雖然泰國壽司郎的收入增幅超過一倍,台灣亦有四成二增長,但集團下一個重點擴軍的地點卻在中國,截至九月底止,壽司郎在內地有三十四間分店,目標在二六年底增加至二百○一間,即在三年內翻超過六倍,並計劃下一步攻入北京、蘇州及杭州等人均收入較高的城市。另外,未來亦會進軍美國及印尼市場,實行全面進軍海外尋找增長。

 

壽司郎兩年前進軍泰國,而泰國是今年增長最快的市場。
壽司郎兩年前進軍泰國,而泰國是今年增長最快的市場。

 

事實上,壽司郎在日本本地市場發展並不理想,面對食材成本上漲,去年十月在日本罕有地全國加價,將每碟最平一百一十日圓提高至一百二十日圓,而紅碟為一百八十日圓,最貴的黑碟為三百六十日圓。但自宣布加價之後,壽司郎銷售每況愈下,直到今年五月再次調整價格,黑碟大減一百日圓至二百六十日圓,最平的黃碟增加至八十多款。

壽司郎有意將日本節省人力的營運模式引入香港。
壽司郎有意將日本節省人力的營運模式引入香港。

內地分店三年翻六倍

另一方面,壽司郎今年初一度面對危機,令股價急插水。事源多段在日本迴轉壽司店中狂舔醬油罐及在食物輸送帶上「加料」,以及偷食其他客人壽司的影片在TikTok及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瘋傳,其中一條是一名日本高中生,在日本岐阜市的壽司郎狂舔醬油罐及茶杯。雖然壽司郎當時已報警處理,堅持以民事及刑事方面追究,並全面消毒及更換茶杯醬油罐,然而大多數客人仍擔心衞生安全,拒絕幫襯壽司郎,令公司股價狂瀉,市值數日蒸發了近十億港元。

 

年初一名日本高中生,在壽司郎狂舔醬油罐及茶杯並拍片在網絡上瘋傳,嚴重影響壽司郎生意。
年初一名日本高中生,在壽司郎狂舔醬油罐及茶杯並拍片在網絡上瘋傳,嚴重影響壽司郎生意。

 

不過,有一班迴轉壽司迷隨後力撐壽司郎等迴轉壽司店,發起拯救壽司郎運動,自發在社交媒體Twitter帶動「#想救壽司郎 #スシローを救いたい」行動,呼籲食客粉絲們齊齊上載光顧壽司郎的照片,一眾網民更使出「奇招」支持,包括有性感少女、魔術師等報復式狂食,甚至有非洲猛男高舉「我要救壽司郎」字牌載歌載舞,並引來壽司郎官方帳戶親自留言感謝。公司社長新居耕平更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稱非常感激支持者,甚至流下男兒淚,結果令生意起死回生。

迴轉帶助壽司平民化

壽司郎最為人熟悉的是其迴轉帶,客人可以自己拿取想食的壽司。其實迴轉壽司至今只有約六十年歷史,日本傳統都是由壽司師傅手握壽司,再由侍應傳到客人面前,但這種模式成本較高。

一九五八年,在大阪開壽司店的白石義明,一直想將壽司平民化,以低價吸引客人,有天看到朝日(Asahi)啤酒廠中的輸送帶,忽發奇想將其用在傳送壽司,一來可以節省員工成本,而客人到店中看到價廉物美的壽司在輸送帶上轉圈,亦會食慾大增,故他創辦了「元祿壽司」,成為迴轉壽司開山鼻祖,一九七○年更參加大阪世博會,令迴轉壽司廣為人知,之後便有壽司郎、藏壽司及濱壽司等加入迴轉壽司戰團,其他國家的壽司店如爭鮮都仿效,以迴轉帶傳送食物。

 

元祿壽司屬迴轉壽司開山鼻祖,成功將壽司平民化。
元祿壽司屬迴轉壽司開山鼻祖,成功將壽司平民化。

 

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令迴轉壽司在日本大受歡迎,因為其價錢相對便宜,而且質素有保證,非常適合當年經濟不景的日本,元祿壽司在日本一度有多達二百四十多間分店。一九八九年香港亦開設首家迴轉壽司,同樣叫「元祿」,由商人鄧崇光引入,雖然與日本元祿壽司沒有關係,但仍大受香港年輕人喜愛,高峰時在港有近二十間分店,之後隨首間日本過江龍「元氣」進軍香港,再加上生力軍板前及峰壽司相繼在香港擴張,並注入新款式,令香港元祿壽司陷入苦戰,最後一間在一六年結業。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導致不少人擔心日本海產受影響。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導致不少人擔心日本海產受影響。

 

不少壽司郎支持者都有拍片放上社交媒體,呼籲支持壽司郎。
不少壽司郎支持者都有拍片放上社交媒體,呼籲支持壽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