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00 2025-09-06

內地茶飲股原本因為內捲,連官媒都質疑業績能否維持高增長,直至京東(9618)掀起新一輪外賣平台補貼戰,將一杯奶茶變成幾元人仔就有交易,刺激各大茶飲店出現「爆單」盛況。五大茶飲股蜜雪集團(2097)、古茗(1364)、奈雪的茶(2150)、茶百道(2555)和滬上阿姨(2589),上周先後公布上半年業績,一如市場所料除直營門店最多的奈雪之外,其他茶飲股的收入或盈利都飆升。
然而業績見光後,一眾茶飲股股價卻紛紛反高潮下跌,究其原因,是外賣平台不可能長期燒錢,茶飲市場競爭則仍然慘烈,蜜雪、古茗等因補貼谷大同店銷售增長,一旦外賣平台減少燒錢,將會成為增長放緩的潛在風險,股市的聰明錢自然「先沽為敬」。
今年四月,京東將外賣補貼戰升溫,由於要挑戰美團和餓了麼,首要目標是催谷外賣訂單密度,將外賣員的運力用到極限,從而壓低營運成本,而茶飲屬「高頻低單價」產品,加上加盟店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對短時間內想推高訂單的京東來說,是相當理想的切入點。
其後阿里巴巴(9988)的餓了麼和美團(3690)亦步亦趨推出「百億」、「千億」補貼,特別針對茶飲和咖啡市場提供超平優惠,一元人民幣可以買到一杯茶百道、一杯古茗低至四點八元就有交易。
京東帶頭燃起的外賣補貼戰,震撼了整個茶飲界,帶挈茶飲店突然有翻倍訂單從天而降,市場的聰明錢更早着先機,幾隻茶飲股股價自今年四月開始炒上。


憂增長無以為繼
不過高潮至六月茶飲消費旺季開始無以為繼,兩大龍頭蜜雪集團和古茗股價竟率先見頂,惟當時仍有不少中資投行指外賣平台補貼對茶飲股有利,繼續推薦買入。部分茶飲股六月份的營運數據的確仍保持增長,但對比四月份京東剛開始燒錢補貼, 增速明顯放緩。例如古茗四月份的同店銷售增長達百分之三十三,至六月已跌至百分之二十六。
至上周二,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的古茗公布上半年業績,截至六月底止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大增一點二二倍,期內收入達五十六點六三億人民幣,按年增加四成一,業績雖然省鏡,股價竟高開低收。
翌日,蜜雪集團亦公布中期業績,盈利按年增長四成三, 收入上升四成至一百四十八點七五億人民幣,但股價收市竟急跌超過百分之五。

股市不單反映上市公司近期的經營狀況,更反映市場對未來的預期。部分投行如美銀開始擔心補貼戰對茶飲股的銷售幫助難以持久,原因是外賣平台不可能長期燒錢。
美團上周三公布中期業績,第二季的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大跌八成九,遠差過市場預期,其中主攻外賣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雖然按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七,但經營溢利按年大跌七成六至三十七億人民幣,經營利潤率更急跌十九點四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點七,集團歸咎於外賣市場的非理性競爭,加上第二季尾阿里引發的另一波奶茶大戰影響尚未反映在美團業績上,導致股價翌日重挫逾一成。


補貼戰打到血流成河
今年初茶飲股因競爭激烈被投行唱淡,在蜜雪集團上市之前,幾隻已上市的茶飲股紛紛跌破招股價,其後蜜雪招股掀起熱潮,帶挈奈雪、茶百道和古茗炒上,招徠官媒質疑業績能否維持高增長,但無礙蜜雪上市後的表現,乘着京東帶頭推出補貼,股價一度炒上六百一十五點五元上市高位,較招股價勁升超過兩倍。
不過踏入七月下旬,三大外賣平台的補貼戰開始收歛,一方面不少茶飲店加盟商怨聲載道,理由是外賣平台仍然會抽佣,每張外賣單加上平台補貼再扣掉平台佣金,實際收入往往不如客人到店直接落單。
此外不少茶飲店的人手和產能難以應付突如奇來的大量訂單,不單客人要排長龍,外賣仔亦要「乾等」,白白浪費了送其他訂單的運力。相反幾隻茶飲股旗下近九成九的店舖都是加盟店,上市公司主要賺加盟費及銷售商品和設備,壓力不如前線加盟商般大。


另一方面,隨着餓了麼和美團加入戰團,外賣市場再次掀起燒錢補貼戰,惹起監管機構和中央關注,先是官媒《經濟日報》發文不點名批評外賣市場出現破壞性「內捲」,及至上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約談三大平台,要求他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理性競爭。美團、餓了麼和京東隨後在官網發聲明,承諾會規範促銷,並提出多項限制補貼的措施。
據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分析,內地的茶飲市場實際上產能過剩,若外賣補貼戰繼續打下去導致加盟店實際收入不增反減,將會令大量苦苦支撐的加盟商提前結業。
隨着監管機構施壓,以及三大外賣平台本身的盈利壓力,市場人士估計茶飲補貼的力度將回歸理性,蜜雪、古茗等因補貼谷大同店銷售增長,反而成為增長放緩的潛在風險,無怪乎股價率先見頂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