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電子錢包平台TNG創辦人江慶恩被指因違反和解協議,同時未能按時還款,被入稟追討賠償。

騰訊前高層控違反和解協議 TNG創辦人江慶恩遭追債千萬

更新時間:12:00 2025-08-23
發佈時間:12:00 2025-08-23

曾經紅極一時的本港電子錢包平台TNG FinTech Group,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江慶恩被指違反和解協議,同時未能按時還款,早前遭債主騰訊(0700)前高層兼富融銀行前董事長賴智明入稟高等法院,向其追討一百三十六點九二萬美元,即約一千○七十五萬港元,以及相關累計一成二利息欠款。

事件涉及賴智明向江慶恩貸款,後來借款轉換成江揸旗的美上市公司CURRENC Group Inc.(CURR)股票,該批股票不受鎖定限制。根據入稟狀,當賴智明指示江出售股票時,發現股份被鎖定無法賣出。為解決爭議,雙方後來再達成新和解協議,江表示會還款,但最終未有兌現承諾。本刊曾多次聯絡江慶恩,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TNG在本港曾大舉宣傳,江慶恩曾揚言要做香港人真正的電子錢包。
TNG在本港曾大舉宣傳,江慶恩曾揚言要做香港人真正的電子錢包。

 

根據入稟狀,原告賴智明於二四年八月向江慶恩貸款三十萬美元,及至同年十月,原告和被告簽署投資協議,取代原有的貸款,根據協議內容,原本的三十萬美元貸款變成投資,原告再額外提供三十八點四萬美元,即合共投資六十八點四六萬美元。

 

原告人Lai Chi Ming Jimmy入稟高等法院,控告江慶恩。
原告人Lai Chi Ming Jimmy入稟高等法院,控告江慶恩。

 

雙方在協議中訂明,賴智明可以從被告,即江慶恩手上獲得約二十八點九萬股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CURRENC Group Inc.(下簡稱CURR)股票,該批股份不受任何鎖定期限制,可在原告指示下自行出售套現。與此同時,於一年之後,江慶恩至少需以每股四點七二六美元的價格回購這批股份,涉資約一百三十六點九萬美元,約相等於一千○七十五萬港元。

不理原告賣股要求

翻查資料,CURR於二一年創立,江慶恩自二二年一月起擔任執行董事長兼董事。二四年九月,CURR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INFIN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IFIN)合併成功借殼上市。CURR總部位於新加坡,有全職員工逾三百人,聲稱利用人工智能AI變革全球金融服務。

根據入稟狀,二四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期間,CURR股價曾多次高於協議中訂明的四點七二六美元,賴智明指示江慶恩出售股票,然而他並無理會,事後賴發現該批股份正處於鎖定狀態不能出售,因而引發糾紛。

至今年二月二十八日,雙方簽訂和解協議,江慶恩同意今年三月三十一日或之前向賴智明支付六十萬美元,並於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或之前支付另一筆約七十六點九萬美元,惟被告最終並沒有支付該兩筆款項,原告因此入稟高等法院, 追討合共一百三十六點九萬美元及相關利息。

 

江慶恩擔任執行董事長兼董事的金融科技平台 CURRENC,去年透過與SPAC合拼,在納斯達克上市。
江慶恩擔任執行董事長兼董事的金融科技平台 CURRENC,去年透過與SPAC合拼,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本港金融科技界紅極一時的江慶恩是馬來西亞人,他曾夫子自道從小開始做老闆,最初賣熱帶魚,後來輾轉來到香港,一三年成立TNG,其後看準本港電子支付興起,一五年推出TNG電子支付平台,成為香港首批獲發支付工具(SVF)牌照的營運商,同期獲發牌的包括螞蟻金融旗下Alipay Financial Services(HK)、香港電訊(6823)的Tap & Go、財富數據的微信支付及港鐵(0066)旗下八達通。

初期TNG因為與本港零食店759阿信屋(0759)合作推出優惠一炮而紅,江慶恩乘勢大搞宣傳,又將TNG電子錢包功能擴展至支付、個人對個人(P2P)轉帳、個人對商戶(P2B)轉帳、實時繳費、即時提取現金、巴士、小巴及的士支付、販賣機商品支付等,揚言要成為香港人真正的「電子錢包」,成立首兩年已錄得超過十億美元的交易量。

一七年,江慶恩宣稱TNG完成A輪融資,集資約一點一五億美元,打破香港初創企業A輪融資的紀錄,當時估值約四十四億港元,一八年又進行B輪融資約一點二億美元,更吸引到周大福集團旗下的新創建入股百分之五,鄭家純三子鄭志明亦曾加入TNG出任董事。

 

TNG曾遭Tranglo兩名股東起訴,控告公司阻礙 Tranglo的營運。
TNG曾遭Tranglo兩名股東起訴,控告公司阻礙 Tranglo的營運。

 

TNG電子錢包敗走香港

不過,江慶恩帶領的TNG在本地電子支付市場未能成功突圍,與的士合作以失敗告終,在八達通主導的交通工具上設立支付系統亦有不少阻滯,後來他轉攻外傭「姐姐」市場,看準在港打工的菲傭要匯錢回國,TNG有即時跨境匯款服務,可以轉帳至中國、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在江催谷下,近七成本港外傭一度使用TNG,成為「姐姐」們匯款回國的主要平台。

 

TNG曾是本港菲傭匯款回國的工具,大受歡迎。
TNG曾是本港菲傭匯款回國的工具,大受歡迎。

 

一八年,江慶恩收購印尼電子錢包WalletKu,再以約二點一八億元收購全球跨境支付平台Tranglo。不過翌年TNG遭Tranglo兩名股東起訴,指TNG嚴重阻礙Tranglo營運及拒絕向股東派息,TNG及江慶恩否認指控。

二○二○年,TNG因在未直接通知用戶的情況下更新合約條款,收取不動戶口費用,例如戶口六個月或以上沒有款項進出,會被扣一百至一千元不等,惹起大批用戶不滿,並引起金管局關注,最終TNG需要「回水」,事件重創TNG形象。二三年TNG又因違反《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中未能符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措施,遭金管局譴責及罰款,不足一年後TNG電子錢包退出港儲值支付工具業務,同年更終止所有服務。

雖然TNG電子錢包撤出香港,卻未有擊沉江慶恩的雄心壯志,他今年初自爆向金管局申請虛擬銀行牌照,可惜並未獲批,他立即轉跑道與持牌虛擬銀行合作,惟最終未能為公司帶來新轉機。相反由江揸旗的CURR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今年初至今股價升幅不足一成,現時市值約十億港元,與TNG高峰時估值相去甚遠。

 

金管局公布的首批虛擬銀行牌照中,TNG 並沒有獲批。
金管局公布的首批虛擬銀行牌照中,TNG 並沒有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