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5:41 2025-04-01

京東(9618)近日高調進軍香港市場,以「一件包郵」、「買貴就賠」及新客禮券補貼出擊,更以「唔賣得貴點夠交租」等廣告「挑釁」本地商戶,市傳京東下一步會在港開設實體「京東 MALL」,主攻家電體驗。
市值超過四千七百億的京東,去年底手揸過千億人民幣現金,燒銀紙的耐力當然至強。首當其衝的除了百老滙、豐澤、衛訊等本地電器舖外,肯定是香港科技探索(1137)旗下HKTVmall和友和(2347)兩大網購平台,事關京東加入戰團,可能會分薄生意。
這邊京東燒錢搶灘,那邊一眾本地電器商開始反擊,HKTVmall取消訂單和免費自取的門檻;豐澤聯手東亞銀行(0023)推出高達六百八十元回贈優惠及五折貨品優惠;百老滙與恒生(0011)合作,提供高達八百元回贈等購物優惠;衛訊與中銀信用卡提供最高七百元回贈及分期優惠。一場零售業大戰,即時爆發。

本地零售業市場最近烽煙四起, 阿里巴巴(9988) 的淘寶和拼多多(PDD)首先燃起火頭,去年九月阿里宣布淘寶投入十億元將香港變成包郵區,拼多多接着亦推出香港包郵服務。
近日輪到內地電商京東大舉攻港,在旺角一帶乍現多塊京東的巨型廣告,明顯向本地大型電器舖「挑機」,例如有廣告標語稱「兩層樓嘅電器舖,唔賣得貴點夠交租」, 「無舖租, 平一截! 無人sell, 平多截!」
京東去年九月宣布動用十五億元重投香港市場,旗下京東物流(2618)繼觀塘、葵青、沙田及元朗後,迅速在港島區柴灣開設第五個運營中心,並於去年的「雙十一節」面向本港用戶推出多項促銷優惠,以測試水溫。


京東燒錢魔童頭痕
到上周,京東宣布豪擲千萬元賣廣告, 並且首次大規模燒錢,針對家電類商品推出補貼計劃, 同時承諾「三十日包退、一百八十日有壞換新」及「一件包郵」。新用戶只要下載京東的APP 即可獲六百元迎新禮包,購物滿一百八十八元人民幣有機會抽取總值百萬的優惠券。
京東突然出閘搶灘,令過去兩年收入早已停滯不前的本地網購龍頭HKTVmall陣腳大亂。由二二年開始,HKTVmall的訂單總商品交易額(GMV)一直徘徊在八十二億元左右,公司原本今年的目標介乎八十億至八十四點二億,即按年減少百分之三點三至輕微增長百分之一點八。
至於HKTVmall今年的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EBITDA)目標,就介乎二點六億至二點九億,表面上仍有錢賺,但扣除非網購生意「街市即日餸」、「全自動零售商店」等新業務估計錄得經調整EBITDA二點四五億虧損後,等於母公司今年的經調整EBITDA溢利目標只剩一千五百萬至四千五百萬元, 再扣減利息、折舊及攤銷成本,相信繼截至去年底止年度虧損六千六百七十萬元後,今年仍然要蝕。
翻查資料,二三年HKTVmall老闆「魔童」王維基曾表示,目標是至二六年做到一百二十億元訂單總商品交易額,這本已甚難達標,如今財雄勢大的京東擺明燒錢搶客,推出「買貴就賠」及運費全免,強調會大力改良物流及提供更多補貼,並承諾「長期投入不設上限」,HKTVmall無疑雪上加霜。
面對京東的銀彈攻勢,王維基認真頭痕,事關HKTVmall最大致命傷是其營運開支,尤其物流配送和市場推廣及O2O門市。假如京東成功搶走HKTVmall部分生意,估計後者每張訂單平均配送成本將會上升,蝕錢的壓力將更大。

港商反攻內地市場
難怪他上周二率先在Facebook上發帖文,炮轟京東的本港App介面與HKTVmall極為相似,翌日在業績記者會上回應京東抄襲HKTVmall一事,他再寸爆回應說:「當年我抄功課,一定搵至好成績嗰個嚟抄功課,所以冇問題㗎。正如琴日我出個post咁講,多謝佢哋賞面。」他又指餘下就留待香港消費者決定和選擇。
形勢不妙下,王維基的奇招是HKTVmall「內地化」,包括引入內地專才、淘寶價貨品,以及開設簡體版App,當中至二七年將一成半辦公室員工換成內地精英,搶攻跨境電商數據分析和直播帶貨技術,此外計劃引入數百間內地商戶,它們的家電日用品定價將與淘寶看齊, 又會推出簡體版HKTVmall則希望可吸納內地用戶。
另一間上市本地網購友和,其創辦人徐嘉穎亦透露準備反攻內地市場。「我們近年積極開拓新巿場,預計投入超過一千萬元反攻內地和跨境電商市場,把中、高端有特色的新品和香港品牌帶回內地。」


徐嘉穎已預計內地電商巨頭會攻港,直言未有即時威脅。「京東在資金、內地供應鏈都有規模優勢,但他們針對香港巿場符合安全標準或有保養的行貨供應鏈、物流等由○到一建構起來,短期內未必有成效。」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同,本地電器商要留客,就要提供內地電商無法提供的服務,例如安全性和產品服務。「好似以前沒有人買內地電器,怕有安全風險,所以多數買德國、日本等製造的家電。安全、品質驗證仍是本地消費者重視一環,本地電器舖要標榜唔會賣無牌貨。」

面對京東、淘寶等內地電商來勢洶洶,本地電器商即時扭盡六壬一浪又一浪的回擊, 靠的是靈活服務與優惠。例如HKTVmall取消訂單和免費自取的門檻,消費者可於O2O門市或合作自提點免費取貨;豐澤聯手東亞銀推出高達六百八十元回贈優惠及五折貨品優惠;百老滙與恒生合作,提供高達八百元回贈等購物優惠;衛訊與中銀信用卡提供最高七百元回贈及分期優惠。

時代潮流勢難逆轉
至於友和,徐嘉穎透露自二二年上市後已不斷部署做好準備迎戰,「除了在價格和產品多樣性上競爭,我們也多方面提升科技、效率和服務體驗。例如在Google上的評
價超過萬條,平均分數在四點七至四點九之間,這應該是香港零售商中的最高分。」
京東和阿里巴巴等內地科企的優勢之一是他們強大的AI技術和大數據,徐嘉穎說友和去年已推出了AI Assistant,並與科大合作開發研究AI技術。除了格價系統監察市場價格外,更早過京東在港推出「買貴就賠」保證。
「去年推出『友和First會員計劃』已有全港比價, 買貴就賠,保障忠實會員福利。此外全港有二千個自提點有自取服務,四月一日再免費升級服務,推出閃電送貨,網購最快可在一小時內收貨, 目標現貨產品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即日送貨,現貨大型電器第二日送貨。」
由王維基的HKTVmall一度獨大,到內地電商前仆後繼攻港,看中的是香港零售市場的電商滲透率仍不高,根據政府統計處發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網上銷售只佔今年一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不足百分之七。莊太量不諱言隨着科技和時代進步,會慢慢淘汰舊的商業模式。「好像舊時我們買米要去米舖、雜貨店、士多辦館,後來都被超市取代,因為已經趕不上潮流。」
Keeta攻港「燒」死戶戶送
內地科網巨企靠財雄勢大和科技優勢攻港,其威力已證諸於外賣市場,戶戶送(Deliveroo)早前不敵美團(3690)的Keeta宣布撤出香港市場。
二三年五月,Keeta進軍本港外賣平台,與原本瓜分市場的Foodpanda及戶戶送競爭,與請來大批明星賣廣告的戶戶送不同,Keeta靠燒錢直接補貼用戶和爭取外賣員加盟,以及利用自己強大的AI和大數據助商戶提升開店和訂餐方案,極速搶奪市場。
初期Keeta高調宣傳招聘外賣員,在不同街道設立多個街站派發優惠券及講解登記流程,初期更推出各種獎勵計劃及高額單價,成功吸引Foodpanda及戶戶送的外賣員接單。至於新客戶則獲派五十元現金券,Keeta同時邀請多間餐飲品牌如譚仔(2217)、麥當勞和大快活(0052)等推出限時優惠吸客。
根據Keeta去年中引述市場調查機構Measurable AI的數據,以去年三月的訂單量計,Keeta已佔據本港市場約四成四份額,超越Foodpanda及戶戶送。不過自戶戶送撤退後,Keeta已通知部分餐廳調高佣金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