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車北上 便利往來 | 鄺美雲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透露,預計2023年3月或之前公布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的詳細安排,並有望在同年內實施,料45萬私家車車主和乘客受惠,可謂是新一年新開始的一大喜訊!目前香港私家車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一般是透過取得由廣東省政府規定申請資格要求的粵港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即平時所說的「兩地牌」。但這個配額就未必能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內頻繁的經貿、文化交往,特別是越來越多港人願意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工作、生活,車輛往來成為一個必要條件。

2018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考察團,到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進行調研。

 聽取時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朱永靈局長講解並合影留念。

我一直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基礎交通配置議題,亦曾建議進一步開放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限制,包括降低使用門檻、調整配套設施收費標準等,以促進港珠澳三地人員交流,得到廣東省政府的積極回覆。

路為便民而設,橋為便民而通。港車北上計劃若能實施,香港居民即使沒有「兩地牌」,亦可以駕駛自己名下的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大家往來各城市也更具彈性,進一步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此外,我亦希望,在進一步開放港珠澳大橋的行車配額後,應加強大橋愛國主義內涵的宣傳。例如,可設立橋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組織宣講團,透過介紹工程建設者們的故事,展現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當代工匠精神,特別要加強中小學生對港珠澳大橋的了解和認識,讓廣大青少年了解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的偉大意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