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歸田│楊立門

一眾年過七十的立法會議員先後宣布不再參選,本來是件正常事,畢竟他們在政圈已打滾了幾十年,多留點空間給中生代也很應該。問題在於有個別議員向傳媒交代這個決定時,表情或言辭上總讓人覺得有點不情不願,有人猜測他們是被「勸退」,也可以理解。執筆之時,十多位「古稀」議員中就只剩葉劉淑儀和黎棟國未表態,估計他們即將也會宣布退休。政治一天都嫌長,這幾十年來香港政治體制的改變還少嗎?有些改變有人或許還未看得慣,但今天講求「以結果為目標」,不顧大形勢而故步自封,便跟不上時代了。立法機關服膺於行政主導是香港歷史的必然,這個改變的實效亦開始彰顯,香港人也別再自尋煩惱了。

本屆立法會最後大合照,之後多位議員告老歸田。

現今人類壽命綿長,香港人尤甚,七十,絕對不是非要告老歸田的年齡。但一個位置坐久了,哪怕是你最喜愛的那張沙發,一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人和自己都不好。你可能仍然自我感覺良好,新世代的人對你還是必恭必敬的,但心裏可能已在叫你「老士佛」,老賴着不走。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趁還有能力的時候,抽身出來去嘗試不同的工作、發掘不同的趣味。我自己也是把這道理身體力行的一個例子,一觸及公務員可以提早退休的年齡,便不再戀棧,之後也沒有回頭張望過。其實立法會這樣一個大架構,絕不是個養老的地方,要當一個稱職和有口碑的議員不能當一份兼職去幹,要面對極多政策及政治工作,很多時會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年過七十的話,也不應再去遭這種罪了。

若要轉換跑道,也最好避開那些每天要看領導、同事和客戶面色的工作。做無薪的義務工作最超然,可以隨心而為,有薪酬的話也不要太高,以免別人有過高期望,隨時晚節不保。我認為有多年議會經驗的老議員們,最有價值的工作莫過於把從政的心得好好總結,用來栽培新一代的接班人,或著書立說更強於和年輕人爭奪有限的議會席位。

這次「換班」唯一讓我感到可惜的,是幾位我認為很有潛質的年輕議員表示不再競逐。他們都是能言善道、努力議政、觀點或與政府或主流意見不同,但不至於冒進或「博流量」,和以前那些為批評而批評的反對派議員有天淵之別。他們的「基因」也十分純正,而且經過「優化」的選舉制度獲選,所以無論他們是自願或非自願,棄選也是令人惋惜的。唯有希望他們已獲得上頭賞識,加入行政機關,再發光發亮。但現在看來,這個機率似乎不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