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近日自詡是「首席和平締造者」,即時引來多名國際關係學者,以至相關涉事國家反駁。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日前公布,今屆和平獎得主為南美國家委內瑞拉的反對派領袖馬查多。適逢美國近日以打擊毒品、犯罪集團和非法移民為由,向反美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戰」,美方理應對有關遴選結果大表支持。但白宮官員卻批評諾貝爾委員會「以政治凌駕和平」,原因是白宮的主人、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多次表明希望獲獎,只差沒有威脅向挪威狂加關稅或制裁委員會成員以達到目的。特朗普自詡先後結束了七場戰爭,如果計及剛簽訂停火協議的以巴戰事,數字更增至八場,因此沒理由不頒獎給他這位「首席和平締造者」。
然而,有關說法隨即遭到多名國際關係學者,以至相關涉事國家反駁,指出特朗普聲稱終結了的多場戰爭,根本從來、至今都未有真正停止過,更遑論達致永久的和平,包括盧旺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與埃塞俄比亞,以及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之間的軍事衝突。至於印巴、泰柬及「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的停火或和平協議,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等也有份調停,不是只有美國出力。至於以巴、以伊等中東亂戰近年不斷升級,很大程度正是因美國長期偏袒以方,尤其特朗普於首屆總統任期承認耶路撒冷及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並將容許巴勒斯坦建國的「兩國方案」掃進地毯底所引致。
由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府其後完全失控,在加沙地區肆意屠殺巴人,並先後瞞過美國突襲伊朗以至美西方的盟友卡塔爾,特朗普才被逼出手平亂,包括協助以軍炸毀伊朗國內的核設施以逼使對方求和。這種賊喊捉賊、始亂終棄及以暴易暴的手段,與和平締造者完全沾不上邊。
特朗普在競選時講過,會在上任後二十四小時內終結俄烏戰爭,曾令部分人對他抱有期望,但結果戰事又打多了一年。他確實嘗試努力過,包括多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和會面,但由於無法擺平烏方與歐洲內部的反俄好戰分子,亦未能回應俄方對北約東擴等原則問題的關注,戰事至今仍未有平息跡象。
最近特朗普似乎已「投降」了,不再積極推動俄烏和談,反而有意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等中長程武器以延續、甚至擴大戰火。但美國這樣做並非為了支持烏方,而是只想當武器販子賺錢,付鈔的是歐洲納稅人,送命的是烏克蘭人民。
對於自己的鄰居以至國民,特朗普也是窮兵黷武,肆意霸凌,包括多次威脅吞併加拿大、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軍事威嚇委內瑞拉和墨西哥,以及以打擊罪案藉口,向多個由政敵民主黨掌權的州份及城市出兵。正如白宮官員所指,諾貝爾和平獎的遴選向來政治掛帥(近年多次淪為美西方用作打壓俄國、伊朗及中國等「敵對」國家的工具),本身就是笑話一場,如果特朗普真的獲獎(來年還有機會),那這個笑話就真的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