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投放趨勢︱陳永陸

上星期講到廣告創作,今期再同大家探討下廣告投放趨勢嘅轉變。根據香港廣告客戶協會(HK2A)今月初發布嘅《二○二五廣告預算調查》,廣告商落廣告重心進一步轉向數碼廣告,喺未來十二個月,數碼廣告佔比將接近七成,三成六受訪廣告客戶計劃增加數碼廣告預算,增幅達兩成三。

HK2A發表最新廣告預算調查報告。

投放於數碼渠道嘅廣告側重內容合作(Content Collaboration)和付費社交媒體廣告(Paid Social)。而KOL喺宣傳美容產品、保健品同個人護理產品方面特別見效,對於十五至二十四歲年輕一輩更有顯著影響力。

社交媒體一向都係後生仔女「棲息地」,Facebook、Instagram仲有新興嘅Threads同小紅書對呢個年齡層觸及率最高。因此,有超過一半廣告商計劃增加小紅書預算,有約三成同兩成會增加Instagram同Threads投放。小紅書同Threads近期大受年輕人歡迎;小紅書用戶會主動搜尋關於時尚、化妝、生活風格等不同內容;而Threads嘅文字主導風格則有利用戶之間互動,可以提供低成本、高影響力嘅曝光,兩者對廣告商都頗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傳統廣告嘅前景又點呢?有將近六成廣告商計劃減少非數碼廣告預算,減幅大約兩成。但同時,有一成廣告商指會增加非數碼廣告預算,而且增幅達三成六。非數碼渠道中,七成廣告商會投放戶外廣告、六成落公共交通工具車身,五成三投車站廣告。由此可見,儘管數碼廣告勢頭強勁,傳統渠道仍然保持不可忽視嘅地位。

當然,經濟環境仍未復甦,廣告業整體仍然面對預算緊縮壓力。四成二廣告客戶計劃減少整體廣告支出,跌幅近兩成。調查機構NielsenIQ分析,廣告客戶着重於投放策略精準度,並會選擇能夠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嘅平台,所以精準、效率和靈活將會係廣告投放關鍵詞。

另一邊廂,人工智能嘅高速發展會為廣告業帶來一片新景象。例如,人工智能自動化數據收集,可助優化搜索引擎,以推展更穩固嘅策略。又可以透過機器學習,因應數據建立演算或者統計模型,為市場趨勢作出預測,甚至可以進行情感分析,基於用戶回饋而調整銷售策略。調查指有五成五廣告商將會加大AI預算,用於生成創意內容、定位目標以及自動化。

香港整體廣告投放渠道佔比出現調整,可見廣告業趨向更多元化發展。事實上,傳統廣告和數碼廣告各有千秋,例如社交媒體曝光對年輕人更有效,而電視廣告就能夠有效地觸及廣告商最重視嘅三十五至四十九歲消費者,地鐵廣告等實體戶外廣告覆蓋率則更加廣泛。運用多樣化嘅數碼同傳統廣告能夠針對不同受眾嘅需求,精準調整預算,靈活應對不斷演變的消費喜好。講到底,廣告商都係追住消費者走,消費者喺邊,邊啲渠道接觸到佢哋,就有投放價值。

更多文章